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407章 “这个项目回报率太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7章 “这个项目回报率太低”

华康资本的会议室里,冰冷的玻璃幕墙外是北京cbd林立的摩天大楼。沈清澜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五位投资人挑剔的目光。

“沈博士的履历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首席投资官王明宇翻看着手中的计划书,语气平淡,“但请允许我直言——您这个‘银龄计划’,在我们看来,投资回报率太低。”

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纸张翻动声。其他几位投资人交换着眼神,表情如出一辙的审慎。

“王总说的不错。”另一位女投资人接话,“老年健康市场确实庞大,但您选择的切入点太‘重’了。适老化改造、社区医疗体系建设、个性化健康管理......这些都是投入大、周期长、盈利模式不清晰的领域。”

沈清澜端正地坐着,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我理解各位的顾虑。但老年健康不应该仅仅用投资回报率来衡量。”

“在商言商,沈博士。”王明宇向前倾身,“我们很敬佩您的社会责任感,但资本需要回报。同样是医疗健康领域,我们更倾向于投资创新药研发,或者高端医疗器械——这些赛道的回报更加明确。”

他翻开计划书的财务预测部分:“按照您的方案,前期设备研发和社区试点就需要投入数亿,而预期回报周期长达八到十年。这不符合我们的投资逻辑。”

“而且,”女投资人补充道,“您坚持要通过非营利模式运营核心业务,这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我们理解您的初衷,但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必须对投资人负责。”

沈清澜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西装革履,精明干练,代表着这个时代最主流的商业逻辑——一切以数据和回报为导向。

“我明白各位的立场。”她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但我想请各位看一组数据。”

她打开投影,幕布上出现一张图表:“中国目前有2.6亿老年人,其中超过4000万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护。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翻倍。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健康体系,二十年后将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将远超今日的投资。”

投资人们沉默地看着图表,有人轻轻摇头。

“社会效益很重要,但我们更需要考虑商业可行性。”王明宇合上计划书,“也许您可以考虑调整方向——专注于某个盈利性更强的细分领域,比如高端养老社区的智能设备供应。”

沈清澜轻轻摇头:“我的目标不是服务少数人,而是改善大多数普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会议在礼貌而冷淡的氛围中结束。王明宇送她到电梯口,语气缓和了些:“沈博士,我很敬佩您的理想主义。但在商言商,这个项目确实不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

电梯门缓缓关闭,将投资人公式化的笑容隔绝在外。

沈清澜独自站在下行的电梯里,看着楼层数字一个个跳动。玻璃轿厢映出她平静的侧脸,也映出窗外繁华的商业区——那里充斥着追逐快速回报的资本,与她想要耕耘的领域格格不入。

手机震动,是助理发来的消息:“沈博士,刚收到通知,明天与鼎晖投资的会谈取消了。对方说暂时不考虑这个领域的投资。”

她收起手机,目光落在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上。里面除了计划书,还有她今早去医院时,一位住院老人塞给她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希望能活到用上你们设备的那一天。”

电梯到达一楼,门缓缓打开。

门外是喧嚣的商业中心,门内是她坚守的理想。

她知道,在这条路上,还会有更多次的碰壁。

但总有一些价值,无法用回报率来计算。

总有一些坚持,源于比利润更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