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此一事,谢流光皇后的权威,再无人敢质疑分毫。

连萧长恂对她,也更多了几分真正的倚重与信任。

椒房殿内,萧承曦无忧无虑地玩着玩具。

谢流光听着墨画的禀报,神色淡然。

周才人和赵才人因构陷妃嫔(虽未成功,但其心可诛),被降为选侍,迁去了更偏僻的宫室。她们这把钝刀,用完也就废了。

“娘娘,苏氏在冷宫,一直嚷嚷着是被人陷害……”墨画低声道。

“将死之人,其言也哀。”谢流光淡淡道,“由她去吧。经此一事,陛下心中自有论断,不会再有波澜。”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

乌云散去,阳光普照,这后宫,似乎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但她知道,权力的斗争永无止境。

倒下一个苏境漪,或许还会有张境漪、王境漪。

只要这皇宫还在,只要那龙椅还有人坐,这暗流便永远不会停止。

不过,她无所畏惧。

她轻轻抚过窗棂,眼神坚定而悠远。

来吧,无论还有多少明枪暗箭,她都会一一接下。

这中宫之位,这太子之母的尊荣,她将牢牢握在手中,再无人可以撼动。

凤仪天下,她当之无愧。

-------

苏庶人一案恰似惊雷破云,既洗刷了后宫的污浊,也让前朝文武看清了中宫皇后的智谋与格局。

经此一事后,萧长恂对谢流光的信赖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再仅将她视作打理内廷琐事的贤内助,反而时常召她入殿,共商前朝那些棘手的军政难题。

这日巳时过半,萧长恂一身玄色常服,面色沉郁地踏入椒房殿。

不等宫人奉上刚沏好的雨前茶,他便抬手示意殿内侍从尽数退下,连贴身太监也只留到殿门外候着。

“流光,北境六百里加急军报。”他从袖中取出一卷边角泛卷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狄戎残余势力联合西境三个部族,凑了近五万骑兵突袭边境,如今已攻破两处戍边堡垒,守将的求援信快马加鞭送了三道过来。”

谢流光接过军报时,指尖触到纸页上未干的墨迹,目光飞速掠过其上的军情描述,眉峰轻轻蹙起:“狄戎上次战败不过十一个月,竟能这般快重整旗鼓?看这兵力规模,定是得了外力支援。陛下心中,可有应对之策?”

“边境一日不宁,国中便一日难安。朕……打算御驾亲征。”萧长恂的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眼底却燃着锐利的光,“只有彻底扫清这些蛮族势力,北地才能长治久安。再者,借着亲征的势头,也能震慑朝中那些还藏着异心的人。”

御驾亲征!这四个字入耳的瞬间,谢流光握着军报的手指猛地一紧。

此举固然能极大提振军中士气,彰显帝王的勇武魄力,但其中暗藏的风险也如影随形——如今朝中局势才刚稳定,皇帝一旦离京,保不齐就有人趁机兴风作浪。

“陛下有此雄才大略,亲征定然能速定边患。”谢流光斟酌着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审慎,“只是……陛下若离京亲征,朝中政务该托付给谁?太子今年才三岁,年纪尚幼,恐怕难以让众臣信服。”

萧长恂凝视着她,目光深邃如潭:“这正是朕今日寻你商议的要事。朕离京期间,想让你……代为监国理政。”

监国理政!

这四个字落下的刹那,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自古以来,若非对某人有着极致的信任与倚重,帝王绝不会将如此重权交予后宫之人,更何况是交给皇后!

这意味着,整个大周王朝的日常运转,都要暂时托付到她的手中。

即便谢流光素来心性沉稳,此刻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她缓缓屈膝跪下,裙摆扫过地面的织锦地毯,声音清晰而郑重:“陛下,臣妾不过是深宫中的妇人,学识与能力都有限,恐怕难以担当这般重任。而且按照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啊。”

“祖制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萧长恂上前一步,伸手将她从地上扶起,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朕清楚你的能力,远非寻常男子所能比拟。先前柳家私通敌国的案子、苏氏假孕的风波,还有你暗中为朕筹措粮草、稳定后方的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足以看出你的治国之才。如今朝中,朕能完全信任,又有这般能力的人,唯有你一个。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你作为太子的生母,由你监国,名正言顺。”

他握着谢流光的手,力道沉稳而坚定:“朕会留下几位可靠的大臣辅佐你,一应政务,你都可以召集他们商议后再做决断。若是遇到紧急的军国大事,就用八百里加急快马报给朕知道。流光,这京城,这朝堂,朕就托付给你了。”

这份信任,如同灼热的烙印,既赋予了她无上的权柄,也让她背负起了沉甸甸的责任与风险。

谢流光望着眼前的男人,他眼中既有开拓疆土的雄心壮志,也有着对她和孩子的深切托付。

她心里清楚,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真正从后宫的方寸之地走向前朝的广阔舞台,将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帝国每一个角落的绝佳机会。

但同时,这也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只要一步走错,等待她的便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她没有再推辞,迎着萧长恂的目光,郑重地应道:“臣妾定当竭尽全力,稳定朝局,处理好政务,等候陛下凯旋归来!”

没有激昂的豪言壮语,只有一句充满分量的承诺,却让萧长恂紧绷的肩头微微放松。

萧长恂深深看了她一眼,缓缓点了点头,转身去紫宸殿安排后续事宜。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整个朝廷都为皇帝御驾亲征的事忙碌起来。

粮草的调配要精准到每一日的用量,军队的集结要兼顾各营的战力,随行人员的安排更是要反复核对。

萧长恂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紫宸殿和兵部,连回寝宫歇息的次数都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