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220章 九龙夺嫡·惊变起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0章 九龙夺嫡·惊变起风云

九条黑龙撕裂苍穹,紫气如丝线般被尽数抽离。皇城上空的天色由青转墨,风卷残云,宫殿瓦片在低沉的龙吟中簌簌震落。

沈明澜脚下的金色长河轰然冲起,化作巨柱直贯天际。他站在文气之巅,衣袍猎猎,手中玉笔未收,最后一字“丹青”余光未散。那诗意所凝的浩然之力与九龙对峙,短暂撑住天地失衡之势。

但他知道,这只能延缓,无法终结。

“走!”他低喝一声,文宫运转提速,十三玉册在识海齐鸣。金光环绕周身,形成一道护体屏障。他不再停留,身形一纵,如箭破空,直冲皇城中心。

顾明玥紧随其后,剑锋划过断裂的廊柱,斩开坠落的横梁。她没有说话,只是牢牢跟在他身后半步距离,目光扫过每一片崩塌的屋脊,警惕着随时可能扑出的邪祟。

他们落地于金殿前广场时,正见九条黑龙盘旋高空,口衔帝王紫气,疯狂吞噬。地面剧烈震动,御道碎裂,禁军东倒西歪,兵器散落一地。诸皇子跪伏在地,一个个面色惨白,双手抱头,发出痛苦嘶吼。

紧接着,轰的一声。

所有皇子的文宫在同一瞬炸裂。

灵气反噬如刀割经脉,三人当场吐血昏厥,两人挣扎爬起却再难站稳。唯有三皇子猛然抬头,眼中泛起幽绿光芒,嘴角扬起冷笑。

“饕餮已醒,天下归我!”

他的声音穿透乱局,带着一种非人的回响。其余皇子纷纷后退,满脸惊惧。有人想开口质问,却被一股无形之力压得跪倒在地。

沈明澜瞳孔微缩。

他闭目感应,识海中的系统瞬间激活“天演推演”。《易经》卦象流转,无数信息涌入脑海。他看到九大地眼同时爆裂,镇国碑文被挖出,青铜柱立起,咒文燃烧血光。每一条龙升起的位置,都对应一位皇子的命格印记。

这不是夺嫡。

这是以皇族血脉为祭,强行唤醒远古邪神。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金殿台阶之上。

皇帝瘫坐在龙椅边缘,胸口不断起伏,嘴角溢出鲜血。一名太监跪在一旁,颤抖着手试图扶他,却被他一把推开。老皇帝死死盯着天空,嘴唇哆嗦,似要说什么,却发不出声。

下一刻,一口黑血喷出。

他整个人向前倾倒,眼看就要摔下高台。

沈明澜一步踏出,身形如电掠至阶前。他左手探出,以文气托住皇帝下坠之势,右手并指成印,点向其心口要穴。一股温和而坚定的力量注入体内,暂时稳住心脉跳动。

“陛下。”他低声说,“我还不能让您倒下。”

话音未落,识海剧震。

文宫深处,《易经》篇章自动翻页,一行古篆浮现——“潜龙勿用”。

四个字如钟鸣贯耳,震荡神魂。系统无声运转,迅速解析其意:当前局势混乱,强行为首必遭围攻;宜藏锋守拙,待机而动。

他眼神一沉,随即抬头环视四周。

诸皇子或昏迷或重伤,唯有三皇子傲立场中,气息暴涨,身上隐隐有黑雾缠绕。几名近卫想要上前控制,却被他挥手震退。他一步步走向玉玺案台,伸手便要去拿那方传国之印。

“谁敢动!”沈明澜朗声喝道。

声音不大,却如惊雷炸响。

头顶十三玉册虚影浮现,金光洒落,将整个广场笼罩。那股源自文宫深处的威压扩散开来,压得众人呼吸一滞。三皇子的手停在半空,指尖距玉玺仅寸许,却再也无法前进分毫。

“天现异象,龙气外泄,此乃大劫之兆。”沈明澜立于高台之前,声音清晰传遍全场,“陛下尚存一息,国本未动。尔等身为皇嗣,不思护主安邦,反倒趁乱夺权,是想让大周毁于今日吗?”

没有人回答。

众人心中震撼。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沈明澜。从前那个看似随意、常带笑意的赘婿,此刻站在破碎的御道中央,背脊挺直如松,目光冷峻如霜。他不是在求情,也不是在劝阻,而是在宣告秩序。

三皇子缓缓收回手,脸上笑容未减,反而更盛几分。

“好一个忠臣义士。”他轻笑,“可你挡得住天意吗?饕餮既出,旧朝必亡。我不过是顺应大势罢了。”

“大势?”沈明澜冷笑,“你连自己的命格都被篡改了,还谈什么大势?”

此言一出,三皇子脸色微变。

沈明澜继续道:“九条龙,对应九大地眼,也对应你们九位皇子的命宫印记。它们借你们的血脉破土而出,说明你们早已成了祭品。你以为自己掌控了饕餮,其实是它在利用你完成觉醒。”

人群哗然。

几位清醒的皇子面露惊恐,低头查看自身经脉,果然发现文宫残痕中渗出诡异符纹,正缓缓侵蚀识海。

三皇子怒极反笑:“狂言惑众!今日乾坤已定,谁能逆天?”

他话音刚落,天空骤然裂开一道清光。

一头青牛自云端缓降,背上倒骑一人,手持竹杖,须发飘然。

张三丰来了。

他轻轻一点竹杖,太极图自地面展开,黑白二气流转,瞬间压制住空中弥漫的阴煞之气。九龙齐啸,竟有一瞬停滞。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沈明澜身上。

“需借武当纯阳之气,方可涤荡邪秽。”他说完这句话,不再多言,只将竹杖插入石缝,双手负后,静静立于牛背之上。

沈明澜懂了他的意思。

这不是求助,而是结盟。

武当愿意出手,但条件是他必须成为这场反击的核心主导者。只有他,拥有完整传承的中华文藏,能承载起逆转天机的重任。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九条黑龙。

它们仍在吞食紫气,但速度已不如先前迅猛。显然,太极图的出现干扰了它们的能量汲取。这是一个机会。

他闭目,再次调动识海资源。

《考工记》浮现,机关结构推演而出;《墨子》残卷自动补全,防御阵法雏形显现;《庄子》意境流转,助他理清应对节奏。最终,一切汇聚于《易经》四字——“潜龙勿用”。

他不能现在就冲上去硬拼。

但他可以布局。

“传令下去。”他转身对一名尚能行动的御前侍卫道,“封锁四门,禁止任何人进出。调集文渊阁残部,立刻赶往武英殿集结。另外,派人去请顾大人,就说……时机到了。”

侍卫愣了一下,随即领命而去。

三皇子冷笑:“你以为还能召集人手?影阁已被林玄机带入地下密道,文渊阁只剩几个老学究,你拿什么对抗天命?”

“我拿什么对抗?”沈明澜看着他,缓缓抬起右手。

文宫轰鸣,十三玉册金光大作。他指尖凝聚文气,凌空书写——

“君子以自强不息。”

五个字悬于半空,熠熠生辉,仿佛铭刻虚空。每一个字都蕴含磅礴文力,引动天地共鸣。

三皇子终于变了脸色。

他知道,这一战,不再是权谋之争,而是文明存续之战。

沈明澜收笔,目光如炬。

“你说天命不可违。”他一字一句地说,“可华夏五千年,从来不信天命。”

风起。

金殿残檐下,一片枯叶被卷上半空。

就在那一瞬,远处传来钟声。

三响。

那是文渊阁召集令。

沈明澜嘴角微扬。

他等的人,终于开始动了。

他迈出一步,踏上金殿台阶,站在垂危的皇帝身旁。

“从现在起,”他对全场宣布,“由我代掌中枢文书调度,统合内外力量,应对此次国难。”

无人反对。

有人想开口,却被身边人拉住。更多人默默点头。在这崩塌的时刻,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

而这个人,恰好有能力,也有底气。

三皇子站在下方,仰头望着他,眼中杀意翻涌。

“你以为你能撑多久?”他低声问。

沈明澜没有回答。

他只是抬起手,将一枚玉简贴在皇帝后心,缓缓输入文气。

玉简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薪火相传,不负初心。”

下一刻,皇帝的手指微微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