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斋后院的饭桌上,气氛比往日都要热烈几分。王秀梅特意多炒了两个菜,一盘油亮的红烧肉,一盘翠绿的炒青菜,香气扑鼻。韩建国抿着小酒,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笑意。连刚放学回来的韩雪,都叽叽喳喳地围着桌子,大眼睛亮晶晶的。
这一切热闹的中心,是韩梅。
她穿着一件崭新的、带着细密竖条纹的浅蓝色“的确良”衬衫,领口翻得整整齐齐,头发也精心梳理过,扎了个精致的马尾辫。虽然脸上还带着连日奔波的些许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事业”的光彩。
“……林大姐那边人真是爽快!”韩梅声音清脆,带着兴奋,“电话里一报过去雪茹妹子给的款式和大概数量,人家二话不说,直接按咱们给的单子,用最快的火车皮给发过来了!整整三大包!”
她放下筷子,比划着:“你们是没看见,那裤子,那裙子,那衬衫!百货大楼里根本见不着这样的!颜色鲜亮,料子摸着也舒服,特别是那牛仔裤,厚实,版型正!还有那连衣裙,小碎花的,荷叶边的,啧啧……”
“姐,真那么好看?”韩雪听得入神,饭都忘了扒拉。
“那当然!”韩梅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你姐我什么时候看走眼过?风儿给的本钱,雪茹妹子的消息,林大姐的货,再加上我的眼光和嘴皮子,这事儿,准成!”
她转向韩风,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干劲:“风儿,铺面我也按你说的,在梧桐里后街靠路口的地方租下来了!不大,就一间门脸,但位置好,人来人往的。租金也谈妥了,先付了三个月的。我想好了,一半做仓库,堆货;前面一半收拾干净,弄几个架子挂衣服,当门面,就叫‘新潮阁’!咋样?”
“新潮阁?好名字!”韩建国赞了一句,“听着就新鲜!”
“嗯,不错。”韩风笑着点头,“姐,你动作真快。”他心里也替大姐高兴。服装,这个在八十年代初即将爆发出惊人能量的行业,大姐终于勇敢地踏了进去。
“不快不行啊!”韩梅扒了口饭,含糊不清地说,“货都到了,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明天我就找人把铺面拾掇出来,刷白墙,弄俩灯泡,再去信托商店淘换两个木头模特架子,往门口一摆!后天,后天就开张!”
王秀梅有些担忧:“梅子,这……真能行吗?你一个人,顾得过来吗?要不妈去给你帮忙?”
“妈,您就在家帮我爸,照顾好小雪就行!”韩梅连忙摆手,随即眼睛一亮,“不过……妈您要是下午有空,能去店里帮我看看摊子,收收钱,那可就太好了!我正好腾出手去跑跑那些个体户摊子,搞搞批发!”
“行!妈去!”王秀梅看着女儿充满活力的样子,也笑了。
两天后,“新潮阁”在一阵不算隆重但足够喜庆的鞭炮声中开张了。白灰刷过的墙壁透着新气,两个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木头模特架子,被韩梅细心地缠上了红布条,一个穿着挺括的靛蓝色牛仔裤配花格子衬衫,另一个穿着一条鹅黄色带荷叶边的连衣裙。明亮的灯泡把小小的店面照得亮堂堂的,货架上挂满了色彩缤纷的衣物,像一道突然出现在灰蓝色调街道上的彩虹。
效果,立竿见影。
首先被吸引的是附近工厂下班的年轻女工。她们三五成群,好奇地围在门口,对着模特指指点点,然后试探着走进小店。当手指触摸到那些不同于“劳动布”和“卡其布”的、带着新机器压印纹路的牛仔布,看到那些鲜艳大胆的花色和百货大楼里从未有过的时髦款式(喇叭裤腿、收腰设计、大翻领),眼睛都直了。
“同志,这……这牛仔裤多少钱一条?”一个烫着卷发的姑娘,红着脸小声问。
“十五块八!比百货大楼里那老式样的便宜两块多呢!你看这料子,多厚实,多板正!穿上显腿长!”韩梅热情地招呼着,嘴皮子利索。
“十五块八?”姑娘们互相看看,有些犹豫。这不是小数目。
“来,试试!不合适不要钱!”韩梅麻利地拿起一条,“后面有帘子,进去试试!穿上你就知道值不值了!”
有了第一个试穿的,效果惊人。那姑娘穿着合体的牛仔裤走出来,在同伴们羡慕的惊呼声中,脸更红了,却舍不得脱下来。咬咬牙,掏出了钱。
仿佛打开了闸门。
零售的顾客络绎不绝。年轻姑娘们省吃俭用,也要来买一条时髦的牛仔裤或者一件花衬衫。更让韩梅惊喜的是,那些嗅觉灵敏、骑着二八大杠、后座捆着大包的个体户摊贩们,也循着“新潮”的名声找了过来。
“老板娘,你这牛仔裤,批发啥价?”一个皮肤黝黑、精瘦的汉子打量着货架,眼里闪着商人的精明。
韩梅早有准备,报出一个比零售低不少、但又保证利润的价格。
汉子盘算了一下,又摸了摸料子,很爽快:“行!先给我来二十条!尺码配好!还有那花格衬衫,也来十件!”
开张头三天,“新潮阁”门口就没断过人。韩梅忙得脚不沾地,嗓子都说哑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收钱,点货,介绍,打包……她动作麻利,算账飞快,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王秀梅下午过来帮忙收钱看店,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和不断流入钱匣子的钞票,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踏实期盼。
傍晚,韩梅拖着疲惫却异常兴奋的身体回到家,把鼓囊囊的帆布包往桌上一倒。哗啦啦,一堆卷好的毛票、分币,还有几张“大团结”,散落在桌子上。
“爸,妈,风儿,小雪!快看!”韩梅的声音带着兴奋的沙哑,“今天批出去三十多条裤子,二十多件衬衫!零售也卖了七八件!刨去本钱……净赚这个数!”她伸出两根手指,又弯下一根。
“十九块?”韩雪惊呼。
“一百九!”韩梅豪气地一挥手。
“嚯!”韩建国端着酒杯的手都抖了一下。
王秀梅更是喜得合不拢嘴,赶紧去拿装钱的饼干盒子:“这么多!这才几天啊!梅子,你真是……”
韩风看着桌上那堆象征着希望和汗水的小额钞票,看着大姐脸上那被汗水浸润却闪闪发光的成就感,看着父母眼中卸下重担的轻松和欣慰,看着小妹崇拜的眼神,心中暖流涌动。这不仅仅是一百九十块钱,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依靠自己的双手和一点点勇气,奋力抓住机遇、改变命运的缩影。那堆零钱里,饱含着最朴素的奋斗喜悦。
“姐,这才刚开始。”韩风笑着说,拿起一张卷得整整齐齐的毛票,“‘新潮阁’,一定能火起来。”
韩梅用力点头,眼睛里燃烧着熊熊的斗志:“对!明天我去找林大姐打电话,再进一批新货!还得添点连衣裙,我看姑娘们可喜欢了!”
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热切憧憬。服装的潮流,如同春风,正悄然改变着这条老街的色彩,也改变着这个普通家庭的轨迹。然而,韩风看着大姐兴奋的脸庞,心底却悄然掠过一丝隐忧:这诱人的利润背后,仿冒品的阴影,以及可能来自国营渠道的无形压力,恐怕很快就会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