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吉日良辰,“雅风居”在低调与期待中,悄然揭开了面纱。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只有门口那方小小的、用老榆木雕刻、字体古朴内敛的“雅风居”匾额,无声地宣告着它的诞生。一切遵循预订制原则,开业首日,只接待一桌客人——由李长河和顾沛然教授做东,邀请的几位重量级老友。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梧桐里的喧嚣渐渐沉寂。“雅风居”内,暖色的灯光透过木格栅窗棂,在院中青石板上洒下斑驳静谧的光影。穿着崭新定制制服(立领盘扣,藏青底色,滚着雅致的牙边)的服务员小玲和小杨,如同训练有素的精灵,安静地侍立在门厅两侧,身姿挺拔,眼神专注。

李长河、顾沛然教授,以及他们带来的三位客人(一位是退休的历史学界泰斗周老,一位是文物鉴定大家秦先生,还有一位气质儒雅、衣着看似普通却用料考究的林姓华侨)在预约时间准时抵达。推开那扇厚重的仿古木门,一股混合着淡淡木质清香和暖意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寒意与嘈杂。

“欢迎光临雅风居。”小玲和小杨微微躬身,声音清越而柔和,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引位、接过大衣、奉上温热的擦手巾…动作行云流水,无声而熨帖。没有过多的寒暄打扰,却让每一位客人感到了被尊重的舒适。

穿过一个小小的、布置着枯山水意境盆景的玄关,步入主用餐区。饶是见多识广的几位老先生,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艳。斑驳有致的老砖墙诉说着岁月,温润的木梁木柱沉淀着时光,精心设计的暖色灯光如同月光般柔和地洒落,将每一张独立的、用屏风巧妙隔开的餐桌笼罩在私密而温馨的氛围中。没有金碧辉煌,却处处透着内敛的奢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好!好一个闹中取静的‘雅’字!”周老忍不住抚掌赞叹,“长河,沛然,你们找的这个地方,有点意思!这格调,比那些镶金嵌玉的强太多了!”

“是啊,一步一景,颇有几分古时文人雅集的意境。”秦先生也点头称许。

林先生没有说话,目光缓缓扫过室内的每一处细节,眼神深邃,似乎在品味着什么。

众人落座于临窗的一处雅座。专属管家(由表现最沉稳的小杨担任)奉上特制的迎宾茶——并非寻常的茉莉香片,而是用陈年普洱配以少许杭白菊和冰糖熬煮的暖胃茶,器皿是温润的紫砂壶配青瓷小杯。

“各位贵宾晚上好,我是您今晚的服务管家小杨。很荣幸为您服务。”小杨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我们‘雅风居’没有固定菜单,菜品由主厨根据时令和您的口味偏好特别定制。开胃小点马上为您奉上。”他并未过多打扰,奉上茶后便安静地退到一旁,如同融入了背景。

精致的青瓷小碟呈上,是四样小巧玲珑的开胃冷碟:“水晶肴肉冻”(肉冻晶莹剔透,内嵌翠绿莴笋丝)、“芥末鸭掌卷”(鸭掌去骨卷制,芥末汁点到即止)、“桂花糖藕”**(藕片薄如蝉翼,糖桂香而不腻)、“香椿豆腐”**(豆腐嫩滑,香椿清香)。每一样都小巧精致,口味或清爽或鲜香或微辛,瞬间打开了味蕾。

紧接着,一道道融合了古法、时令与巧思的菜品如同艺术品般被呈上:

“文火菊花鱼羹”:当盛着清亮汤羹的青花瓷盅被揭开,那朵在汤中“绽放”的洁白菊花鱼片,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入口的滑嫩鲜美,更是引来一片赞叹。“刀工已臻化境!火候妙到毫巅!这‘古法新作’,名副其实!”周老细细品味,赞不绝口。

“踏雪寻梅(时蔬拼配)”:冰草的脆嫩、樱桃萝卜的爽甜、手指胡萝卜的甘香…搭配特调酱汁,在仿若雪景的白瓷盘中勾勒出红梅点点。极致的清爽与视觉享受,赢得了林先生会心的微笑:“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这‘时令雅馔’,吃的是天地灵气。”

“琉璃酥皮烤羊肋排配黑醋无花果酱”:当金黄酥脆、形如琉璃的羊肋排被端上桌,伴随着浓郁的肉香和酥皮焦香时,连见惯大场面的李长河也微微动容。切开酥皮,内里的羊肉汁水丰盈,香嫩无比。蘸上那浓稠酸甜的黑醋无花果酱,奇妙的味觉融合在口中爆发,瞬间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妙!这中西合璧,非但没有不伦不类,反而相得益彰!这酱汁是点睛之笔!”秦先生拍案叫绝。

陈雪茹在每道菜呈上时,会亲自或通过管家小杨,用简洁优美的语言介绍菜品的灵感来源、选材讲究和烹饪特点,将美食背后的文化娓娓道来。她的声音带着自信和从容,与这雅致的环境相得益彰。

韩风作为投资人,低调地坐在下首作陪,并不多言,只是细心观察着每一位客人的表情和反馈。他看到周老频频点头,秦先生眼中异彩连连,李老和顾教授满脸欣慰,而那位林先生,虽然话不多,但每一次动筷都带着欣赏,尤其对那道勾起他童年记忆的改良版“豌豆黄”小点,更是多尝了几口,眼中流露出追忆的神色。

宴席接近尾声,奉上的是陈雪茹精心熬制的**“杏仁官燕”**,温润滋补,清甜不腻。管家小杨送上热毛巾和清口茶,服务全程如行云流水,无声无息,却总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客人的需求。

“好!好!好!”周老连说三个好字,红光满面,“长河,沛然,你们这顿饭,请得值!太值了!菜好,环境好,服务更好!这‘雅风居’,是真正把咱们老北京饮食文化的‘雅’字给做活了!以后我这把老骨头请客,就认准这儿了!”

“同感!”秦先生也笑道,“美食、美器、美境、美意,四美兼具!这‘私房菜’,实至名归!顾老,李老,你们可是发掘了个宝地啊!”

李长河和顾沛然相视一笑,脸上满是自豪。这“雅风居”的成功,也有他们引荐之功。

一直话不多的林先生放下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韩风和陈雪茹:“韩先生,陈老板。‘雅风居’,名不虚传。这里的味道,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乡愁的慰藉和文化的回归。非常棒。”他的赞誉,分量极重。

陈雪茹激动得眼眶微湿,几个月的辛苦、焦虑、期待,在这一刻化作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豪。她看向韩风,眼中充满了感激。

韩风举杯,微笑回应:“各位前辈、林先生谬赞了。‘雅风居’初啼,还有许多不足。能得到诸位的认可,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负‘雅’字。”他知道,“雅风居”这艘承载着美食与文化梦想的航船,在众多贵人的见证下,已经成功地扬帆起航,驶向了更广阔的蓝海。而那位林先生,或许将是引领他们驶向更远方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