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雅风居”初啼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燕京市特定的顶级圈层里荡开了一圈圈涟漪。那晚的宴席,菜品之惊艳、环境之雅致、服务之熨帖,尤其是那份将老北京底蕴与现代精致完美融合的独特气质,深深烙印在了李长河、顾沛然及他们带来的几位老友心中。

赞誉之声在私下的聚会、电话中悄然流传。周老、秦先生自不必说,逢人便夸“雅风居”是“真正懂吃、懂文化的地方”。而那位自始至终话不多、气质儒雅的林姓华侨——林伯儒先生,在宴席结束后,并未像其他人一样匆匆告辞。

他特意留了下来,在“雅风居”特意保留的一处精巧茶室里,与韩风、陈雪茹相对而坐。管家小杨奉上两杯清茶后,便悄然退下,将空间留给了他们。茶香袅袅,室内静谧。

“韩先生,陈老板,”林伯儒的声音温和醇厚,带着一种久居海外却未改的乡音,“今晚这顿饭,让我感触良多。”他端起青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悠远。

“林先生过誉了,是我们‘雅风居’的荣幸。”韩风谦逊回应,心中却知这位林先生绝非寻常华侨。

“不是客套。”林伯儒放下茶杯,眼神真诚地看向两人,“我早年离乡,在外漂泊数十载,吃过世界各地的美食,米其林三星也尝过不少。但能像今晚这样,触动心弦的,少之又少。”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味,“那道‘豌豆黄’,看似简单,甜度、口感,竟与我记忆中母亲在北平小院里做的,有七八分神似。还有那‘文火菊花鱼羹’的至鲜至嫩,‘踏雪寻梅’的清雅意境…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那份沉淀在骨子里的‘根’的味道,是文化的魂。”

他叹了口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乡愁:“在外面,越是功成名就,这份对故土的眷恋反而越深。看到你们年轻人,能如此用心、如此有想法地挖掘和传承我们自己的饮食文化,并将其做得如此雅致、如此有格调,我真的很欣慰,也很…感动。”

陈雪茹听得眼眶微热,能得到这样一位阅历丰富的华侨如此高的评价和情感共鸣,是对她所有付出的最大肯定。“林先生,您能喜欢,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就是想做点有根的东西,让人吃了,能记住咱们老北京的好。”

“好!说得好!有根!”林伯儒赞赏地点头,目光转向韩风,“韩先生年纪轻轻,眼光、魄力、格局都非同一般。能投资并规划出‘雅风居’这样的地方,足见不凡。不知韩先生除了这餐饮,在燕京还有何事业?”

韩风心中微动,知道这才是正题。他坦然道:“不瞒林先生,晚辈除了‘雅风居’,在梧桐里还有一处小会所‘关山雅筑’,主要做点古玩鉴赏、文化交流的雅集。另外,家姐经营着一家服装厂‘新潮阁’,做些成衣和定制。”

“‘关山雅筑’?可是顾沛然教授和李长河先生常提起的那个地方?”林伯儒眼中精光一闪,“原来韩先生就是‘关山雅筑’的主人!真是失敬!顾老对您修复古物的技艺可是推崇备至啊!”他对韩风的重视程度明显又提升了一层。

“顾老谬赞了。”韩风微笑。

林伯儒沉吟片刻,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更加诚恳:“韩先生,陈老板,我与二位一见如故。不瞒二位,我在海外经营一些产业,也认识不少同样心怀故土、对传统文化和精致生活有追求的海外华人朋友。‘雅风居’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一个空白。不知…我是否有幸,将‘雅风居’介绍给我的朋友们?他们若回燕京,定会喜欢这里。

韩风和陈雪茹心中同时一喜!这正是“雅风居”最需要的高端人脉拓展!

“林先生太客气了!这是我们的荣幸!”陈雪茹连忙道,“欢迎您和您的朋友随时光临!”

“当然欢迎!”韩风也郑重表态,“林先生的朋友,就是‘雅风居’最尊贵的客人。我们定当竭诚服务。”

“好!太好了!”林伯儒笑容舒展,“那我就不客气了。过些时日,我组个小局,带几位朋友过来,也让他们尝尝这地道的‘雅’味儿!韩先生届时若有空,也请赏光作陪?”他看向韩风,发出了更深层次的邀请。

“一定!”韩风含笑应允。他知道,这位低调却能量深不可测的林伯儒先生,不仅仅是“雅风居”的第一位重量级人脉,更可能成为他未来棋盘上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