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地产公司的风波暂时平息,各项工作重新步入正轨。后海大杂院和南锣鼓巷铺面的修缮工程即将启动,这其中涉及到与施工队的协调、与周边邻居的沟通、以及处理一些预料之外的现场问题,千头万绪,极其繁琐。

韩风考虑到韩兵为人耿直、踏实肯干,在“凤凰厂”管理生产也锻炼出了不错的协调能力,便将他暂时从厂里抽调出来,到“风华地产”帮忙,主要负责这几个项目的现场协调工作。

韩兵一开始是有些懵的。他对服装、自行车生产在行,但对盖房子、修老宅、跟各种各样的街坊邻居打交道,完全是门外汉。

“三哥,这……我能行吗?我都不懂啊。”韩兵挠着头,有些信心不足。

“不懂可以学。”韩风鼓励道,“现场协调,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耐心和一碗水端平。你性子直,不耍心眼,反而容易取得那些老街坊的信任。具体的技术问题,有胡师傅和施工队长,你负责把大家拢在一起,把问题及时反馈上来就行。”

带着几分忐忑和责任感,韩兵来到了后海大杂院的工地。这里已经开始进行前期的清理和加固工作。情况果然复杂,施工噪音、材料堆放影响了邻居,需要他去赔笑脸沟通;院里仅剩的几户尚未搬走的住户,对施工方案有疑虑,需要他反复解释;施工队之间有时也会因为工序配合问题产生摩擦,需要他出面调解……

韩兵没有耍什么花招,就是凭着一股实在劲。他天天泡在工地上,灰头土脸,谁家有困难,他能帮就帮;施工有什么问题,他立刻找胡师傅或者打电话向韩风汇报;跟街坊邻居沟通,他有一说一,不忽悠,不承诺做不到的事。

慢慢地,原本有些抵触的街坊们,发现这个“韩厂长”(他们还是习惯叫他在自行车厂的职务)虽然是个“官”,但没什么架子,说话算数,办事公道,开始愿意跟他交流,甚至偶尔还会给他递杯水,聊聊天。

有一次,施工队不小心碰坏了邻院一棵老石榴树的几根枝桠,邻院的老大爷不干了,堵住工地不让施工。韩兵得知后,没有推诿,亲自去买了一棵更好的石榴树苗,带着工人给老大爷种上,并诚恳道歉。老大爷见他态度真诚,气也就消了,反而跟他说起了这胡同里的往事。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韩兵逐渐进入了角色。他发现自己虽然不懂建筑图纸,但善于和人打交道,能够理解普通人的诉求和顾虑。他学会了如何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如何平衡公司利益和居民情感。

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行车厂的车床和流水线,而是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城市空间和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对突发情况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晚上回家,他跟韩风聊起工地上的事,已经能够说得头头是道,分析得入情入理。

“三哥,这盖房子的事儿,还真不简单。不光是把砖瓦垒起来就行,这里面的人情世故,比厂子里复杂多了。”韩兵感慨道。

韩风看着二哥明显变得更加沉稳和自信的神情,欣慰地笑了:“二哥,你成长得很快。经历这些,对你自己,对咱们家未来的事业,都有好处。”

韩兵的转变,是韩风乐于见到的。他不仅多了一个得力的帮手,更看到了家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共同成长、支撑前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