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修一时当然也没有更好的成套方案,不过这种事情说来说去,就两个重点。
纸币折现,信用度。
把这两个做好,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思忖片刻,庆修便问:“亲王,我需要你助我,但是需要你拿出来自己的信誉度来做担保,不知你可否愿意?”
“你这话说的当真是见外,若是需要我帮忙,哪里还用商量!”
亲王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下来,“你说如何?”
“很简单,我来做主,让外国人只要到了大唐国境,能找得到官府,就必定能用纸币兑换白银,而且一分不少。”
“你需要做的就是,用你阿拉伯亲王的身份来给我做担保。”
之所以要用亲王来担保,这是庆修深思熟虑过的。
虽然他可以让李二来做担保,甚至自己做担保都没有问题,这都是可行的。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是大唐的本土人,自己为自己做担保,可信度非常低。
而觉罗斯亲王便不一样了。
他并非是大唐本土人,而且还是在阿拉伯地位极高的亲王。
说难听的,只要他前面的兄弟死的够多,他甚至有可能继承阿拉伯帝国的君主之位。
如此地位的人,能够为他国做担保,也足见这国的可信度如何。
毕竟他可是一国亲王啊,他当然不会轻易浪费自己的公信力,更何况大唐的国力也确实是值得信任。
“然后呢?”
觉罗斯亲王没有一点犹豫,当场就一口答应下来,这倒是让庆修倍感意外。
果然还是好兄弟靠得住!
“只需要做到这一步就够了,此后不论如何,全部交给我,我自然有把握办成!”
庆修胸有成竹。
只要有足够的公信力,他就有办法能拿下纸币的外国市场!
“当真如此?”
觉罗斯亲王还有些不相信,这事情能有这么简单?
“必然。”
庆修微微一笑,不过他又想到了什么,补充一句:“我还需要你象征性的给朝廷投入一些准备金,当然了这不需要你出钱,由我来出,以你的名义投入便是了。”
觉罗斯亲王当场便不干了,“这又是说的什么话!既然需要白银我就投,如今我手中又不缺白银,我直接拿一万两白银投进去,外加五百罗马金币!”
他当真是大手笔,也不愧是阿拉伯商人,就是有钱!
连庆修听的都倒吸一口冷气,他是真的大方!
既然他愿意主动投钱,庆修当然也不介意,准备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亲王了。”
庆修想了想,又道:“如果是外国人带纸币来长安城兑换白银,低于二百两以下的面额,就由亲王来代换,如何?”
觉罗斯亲王听了这话顿时狂喜,他知道这是庆修在给他让渡利益啊。
如果大唐朝廷规定,小面额必须得过他的手才能兑换,那自然是有多种方法可以揩油了。
什么手续费、损耗费,如果兑换的量大了,他也能从这当中得到不少利好。
按说他身为一个外国人,是很难有资格获得这种权力,但这显然是庆修对他愿意作担保给出的回报。
庆修当然明白这二者的谁大谁小,觉罗斯亲王敢拿自己的身份来做担保,冒这么大的风险,值得这样高的回报。
哪怕是当作这份信任的回馈,他也愿意这么做。
“既然如此,就拜托亲王了。”
庆修同觉罗斯亲王握了握手,二人相视一笑。
“我相信庆国公的计划,若是你觉得可行,我们就这么做,本王绝不食言!”
……
三日之后,长安城的商会忽然爆发出来几个十分惊人的消息。
首先是朝廷取消了货币兑换的政策,不论是哪国人,只要持有纸币,就可以找朝廷来兑换白银,毫厘不少!
这一消息直接引来了长安城不少外国商人的瞩目,他们早就盯上纸币好久,如今似乎是有机会可以碰一碰了?
但纵然如此,他们也很难信任,毕竟自己不是大唐的子民,这些对外开放的政策又十分难说,难保哪天又因为种种原因取消政令。
但是紧接着又一条消息搭配来看,便让他们所有人都万分震撼了。
觉罗斯亲王竟然对外宣称,他愿意为大唐的朝廷纸币作担保,替所有外国的商人作担保!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阿拉伯人,哪怕你是罗马人、暹罗人、天竺人等,只要因为大唐的政令变动换不到纸币,或者朝廷拒绝兑换。
他们随时可以找到觉罗斯亲王,找他来兑换纸币!
这一条消息推出来,倒是彻底让大家的心思活泛起来了。
觉罗斯亲王的信誉程度毋庸置疑,放眼国内外,他是仅次于庆修的。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外国人,愿意为大唐的纸币做担保,很难让人不信任大唐的纸币。
原本众人就对纸币颇有想法,只是碍于不信任才没有投入。
现在既然觉罗斯亲王可以担保,那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道政令推出,便立刻有不少外国行商、定居大唐的外国人大量用白银兑换纸币,这倒是让朝廷迅速又从他们手中收到了一大笔白银。
并且商人纸币用的多,对民间的众百姓也是一针强心剂。
他们虽然不懂经济,但是这些富得流油的大商人都愿意用纸币,那不也就意味着纸币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这倒是又加快了纸币的流通速度。
当然,这些商人兑换纸币,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带着这些纸币离开长安城。
毕竟在长安城他们的采购周期极长,用纸币替代白银可节省不少时间和货运效率,用纸币是绝佳的办法。
可要是离开大唐前往他国的时候,他们还是要把手中的纸币找朝廷重新换成金银的。
毕竟他国可不认大唐这些纸币,这种东西怎可能在他们的地方流通的起来?
说到底他们也只是图方便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庆修想要的结果,他是要把纸币推广到国外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否则他们离开时还是要带走大唐的白银,那岂不是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