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1044章 元青花釉里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陈阳说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柴老板愣了片刻,随后仰头笑了。

“陈老板,您玩笑了!”柴老板看着陈阳笑着说道,“这物件,别说我这没有,就算整个京城您恐怕也找不出来一件!”

“但凡谁能给你拿出来,那也一定是假的!”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也可以称为元青花故事罐,这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现在大家都知道它的价值了,是因为在2005年的是,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拍卖出了2.3亿元的价格,才让人们看到了元青花的价值,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这种元青花故事罐,在古董行里已经是天价了。

那时候有元青花五大罐之说,分别是:鬼谷子下山、尉迟恭救主、刘玄德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以及西厢记焚香拜月,这种元青花故事罐,在今天人们知道它的价值,是因为曾经拍卖出2、3亿,而不是因为古董本身。

元青花故事罐之所以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值多杀钱,重要的是,以历史典故为饰纹,这样的瓷器在元代之前几乎没有。

历史故事纹饰,在瓷器里面是最难的一种,因为历史故事一个就是一个,每副画的布局全都不一样,这就相当考验画师对人物、器物、细节的掌控,需要有整体构图能力和超长的想像历。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这玩意它不是画在纸上,而是画在瓷器上。青花瓷属于釉下彩,需要高温烧制,稍有不留神,或者手微微一哆嗦,多了几滴釉墨,或者某处施釉过多,烧制变形,或者说烧出来影响了整体效果,就全毁了。

换句话说,一位技术高超的画师,一次性将一个历史故事画在十个罐子上,入炉烧制只会,这里面能出来一件成品,这都算超级大师。我们今天的看到的元青花故事罐,很有可能是在元代,是经过几炉烧制,废了不知道多少罐子,才烧制出来的。

历史故事罐,不同于什么青花缠枝纹、什么海藻纹等等,因为这些都数一类纹饰,就算稍微画的差一点,也算成功。但故事罐不行,涉及到人物开脸、表情、线条,还要表现出当时人物的心里状态,元代又没有电视剧,这些都需要画师的想像力,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发现了三种元青花故事罐,分别是:元青花百花亭图罐、元青花昭君出塞图罐、元青花锦香亭图罐,加上之前的元青花五大罐,圈里称为元青花八大罐!

元青花故事罐,经过确认的就这么八种图案,如果你要拿着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的大罐,去找专家鉴定,几乎不用看就是假的。理由很简单,元青花大罐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这种图,萧何月下追韩信那是元青花梅瓶纹饰,根本就不在大罐上,那还用看么?

而且这东西你想找到流传有序的证明太难了,据元人蒋祈在《陶纪略》中记:\"景德镇,有窑300余座。\"而这300座窑,就是元代景德镇瓷业生产力发展物质基础。从目前传世及出土的瓷器看,元代景德镇除继续生产宋代已有的青白瓷和黑釉瓷外,还创烧了大量新品种: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褐釉、红绿彩、孔雀绿釉等。

既然元青花烧了这么多,为什么咱们国家市场上如此稀缺呢?这是因为元代的时候,瓷器大量外销了。当时烧制好的瓷器,主要有两条运输主干线:第一条是\"南瓷北输\"主干线。

这条瓷运线与元代南粮北运路线基本相同,即由江西景德镇昌江经赣江,由鄱阳湖入长江,再由长江进入运河,直达元大都通州惠通河码头。元大都作为南方瓷器向北方扩散的集散地,路经河北、山西,陆路运输到达蒙古元上都—和林以及商业重镇集宁路、大同路、兴和路等,再经各驿站,深入蒙古草原腹地,与\"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直达西域各国。

第二条是\"南瓷海运\"主干线。

这条运输线是由昌江流经赣江,再由鄱阳湖进入长江,经明州、泉州等港口出海,将元青花等瓷器外销到小鬼子、tS、小非、阿三、伊朗等东非沿岸国家,这条运输主干线又称\"海上陶瓷之路\"。

这些国家已先后发现元青花的完整器或残片,甚至这条海上陶瓷之路的海域,都已经发现了在元代运载瓷器的沉船遗址,而沉船遗址和元青花瓷器可能成为未来的海上陶瓷博物馆。

所以说,你拿着一件未经过考证的元青花故事罐,跟人家说这是你家祖传的,那专家能信么?别说你祖上是什么李鸿章、李莲英了,就算你祖上是爱新觉罗都不太可能,依据目前清代各大陵墓的发掘来看,墓里陪葬的名青花居多,很少有元青花,得是明代大幕里,才有元青花。

你说是你家祖上传的,除非你家祖上是外国人或者蒙古人!

所以能流传下来的青花故事罐,每件都是宝贝,即便在90年代,要是有这么一件元青花故事罐,绝对不会在十万以下,甚至上百万都会有人买。

听柴老板说完,陈阳挑起眼皮看了一眼柴老板,这老家伙上钩了!

“如果陈老板喜欢元青花大罐的,我这倒是有一件,可以让陈老板看看!”

陈阳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这老家伙用的还是老套的办法,说让自己看看,要是自己看上了,绝对会说这物件有人定了,迫使自己加钱,这办法太老了,但关键.......真好用!

想到这里陈阳微微摇摇头,放下手中的茶杯,“不看了!”

听陈阳说完,柴老板一愣,换成别人都得说拿出来看看,他这怎么还不看了?

“无非就是那些青花海藻纹、青花云龙纹、青花缠枝纹一类的罐子,没意思!”陈阳瞟了一眼柴老板,笑着摆摆手,“看的太多了,乏了。”

好家伙,这小子看起来比宋敏强呀,先不说人家是不是真的看过,单单这几种纹饰,自己就得给宋敏讲上半天,这小子都说出来了,看来不好糊弄呀!

“陈老板,”柴老板笑着冲陈阳抱了一下拳,“一看您就是大家,就您说的这几种纹饰,换了别人,我光解释就得解释半天。”

“但我手里这件元青花大罐,可跟这些不一样!这么说,我敢跟您打包票,这物件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但凡您要是看过,您转身就走!”

“哦?”陈阳脸上充满了好奇心,既然柴老板都这么说了,示意他拿出来看看,要真是像他说的,那自己没准真要了。

“您稍等!”说完话,柴老板起身就向柜子走了过去,陈阳冲着宋敏微微一笑,趴到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信不信,他拿出的物件,叫元青花釉里红!”

片刻之后,柴老板抱着一件大罐子放在了桌面上,笑着看了一眼陈阳,“这位老板,见过么?”

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

次罐通高四十多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罐盖上方,开罐把手呈现出一只精致的“小狮子”形象,盖面上还饰有变形莲瓣纹、忍冬纹和回纹等精美图案。

再仔细观察罐身,颈肩部环绕着一圈如意云头纹,寓意着“称心如意”,两个如意云头纹之间还点缀着花朵。腹部的四个菱花形开光最为引人注目,开光的外缘以珠点相连,形成了独特的连珠纹,这是元代景德镇瓷器独有的装饰手法。

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

最后再看罐子底部的缠枝纹、忍冬纹和莲瓣纹等,各种纹饰层层叠加。尽管纹饰繁多,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这也是元青花装饰的一大特点。

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

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整器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

“哟,”宋敏在旁边手托着下巴,看着罐子好奇的哟了一声,“柴老板,这罐子看着稀奇呀,好看虽然好看,但我朋友喜欢元青花,您这不是元青花吧?”

柴老板咯咯一笑,扫了一眼两人,“宋小姐,陈老板,稀缺就对了,这罐子出了我这门,整个华夏都见不到一件!”

“这可是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

听柴老板说完,宋敏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陈阳,这小子又说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