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1045章 这是一件老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先不说90年代有几只,这物件到了2023年,全世界就四件,这家伙是真敢拿出来呀!

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1964年出土于保定永华南路元代窖藏,这样的青花釉里红盖罐,当时一共出土了两只,一只留在了当地博物馆,另一只调拨给了京城博物馆,调拨给京城那只,盖子有破损,后面又修复的。

第三只,在大英博物馆,第95号陈列室编号为b661的,另一只元青花釉里红盖罐,这件盖罐除了尺寸较小,罐体的工艺和装饰与我国所藏几乎一模一样,这是我国专家亲自去鉴定过的。

第四只,1972年在伦敦佳士德上,被小鬼子古董商坂本五郎以50万美元收入囊中,后又转给欧洲着名犹太藉古董商埃斯凯纳齐,而埃斯凯纳齐就是在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德拍卖会上,以2.3亿元拍下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的那个人。

这四件元青花釉里红盖罐,大英博物馆那只虽然还叫盖罐,但没有盖子;而最后一件,我国专家当时没有拍下的主要原因,存疑!

也就是说,四件元青花釉里红盖罐,只有河北博物馆里那只,是最完整的一件,而河北博物馆在64年出土了这件元青花釉里红盖罐,却在2013年之后,才对外公开展出,现在柴老板却拿出这么一件稀罕物件,这也是为什么刚才陈阳见到这东西笑的主要原因。

刚才柴老板问陈阳想要什么,陈阳说想要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又说其他纹饰的元青花大罐没意思,就猜柴老板指定会把这物件拿出来,果然他拿出来了。

“哈哈!”陈阳看着眼前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起身看了起来,“有意思,元青花、釉里红,在一件物件上同时体现出来,有意思。”

“陈老板,我跟你说,这样的罐子,天下唯独这一件!”柴老板在旁边笑呵呵冲着陈阳说道。

陈阳将罐子看了一遍,微微点点头,“柴老板说的没错,这件元青花釉里红,确实天下独有!”

宋敏在旁边抬头看看陈阳,也不明白陈阳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暂时不说话,就这么看着陈阳。

陈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老板,您这物件多少钱出?”

“哎呦,陈老板,我这物件不能出!”柴老板一脸为难说了一句,“我就是拿出来让您看看,这物件别人订了!”

“真不能出?”

“真不能出!”

“多少钱都不出?”

“人家直接就给我扔了五万块定价,”柴老板看看陈阳说道,“我们做生意,那最讲诚信.....”

“太好了!”陈阳笑着一拍手,没等柴老板说完,直接开口说道,“这样,柴老板,您门口货架上的那六件康熙和乾隆年间的云龙纹大盘,多少钱?”

“啊!”柴老板楞一下,回头看看陈阳手指的方向,这谈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跑到云龙纹大盘上去了,“那几件,一件500块。”

陈阳听完点点头,一招手示意劳衫付钱,让柴老板将那六件云龙纹大盘都给自己装上。

柴老板呆住了,这都哪跟哪呀,说了半天元青花釉里红大罐,转头他却买那几件云龙纹大盘,这什么招数?

此时劳衫都已经把钱拿出来了,在旁边示意柴老板,柴老板看看陈阳,又看看宋敏,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根本就没明白陈阳是什么意思。

“怎么?那几件云龙纹大盘也订出去了?”陈阳一脸坏笑,看着柴老板问道。

柴老板听陈阳这么一说,明白是陈阳看穿了自己把戏,但柴老板丝毫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是呵呵一笑,既然被他看出来了,就用其他方法呗!

“陈老板,清三代的云龙纹大盘,你想要多少,我都能帮你找到,”说着话,柴老板笑呵呵一指元青花釉里红盖罐,“这物件,可就这一件,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陈阳翘了二郎腿,知道现在能谈了,点燃一根香烟之后,笑着看了柴老板一眼,“我是想要呀,可您不是许出去了么?您做生意这么讲诚信,我不能坏了您的规矩呀!”

“呵呵,”柴老板攥拳捂嘴轻轻咳嗽了一声,“陈老板,我是生意人,万事都能谈!”

“能谈?那就好办了,柴老板开条件!”

柴老板表示,这物件上周有人来看过,当时人家一眼就相中了,自己报价是二十万,人家留了五万块订金,说是出差回来把剩下的钱补齐。

“这样,陈老板,您既然是宋小姐的朋友,我也不让您多加,二十五,这罐子您拿走,如何?”

陈阳听完表示价格太高了,这价格自己拿不了,伸出一只手掌,表示这个数,自己倒是可以考虑。

“五万?”柴老板嘿嘿一笑,连连摇头,这价格绝对拿不走,买只元青花故事罐还得十万往上呢,这元青花釉里红五万,太低了。

“陈老板,这青花和釉里红都是最难烧的颜色,能把这两种颜色在同件瓷器上烧出来,就算放在元代,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陈阳噘嘴摇摇头,“柴老板,你理解错了。”

“我说的不是五万,是五十!”

五十!陈阳一句话说完,屋里人全都愣住了。

劳衫默默将钱放到了包里,随后悄悄将陈阳的手包放在腰后面,陈老板绝对不惹祸,但一点惹祸绝对是大祸!人家开价二十五万,他tm还价五十块,就算去江城地下买衣服,都没这么还价的,这分明就是找茬呀!

宋敏听完也坐直了身体,甚至用手将大罐往后面推了推,自己是想让陈阳帮忙找回场子,但不代表让陈阳来找事!宋敏希望陈阳在柴老板这里捡漏一件好物件,之后气气柴老板,让他上回卖自己假东西,这才叫找场子。

陈阳现在这种做法,分明就是挑事!

片刻之后,柴老板极为不满意的看了陈阳一眼,旁边坐着宋敏,自己就算心里在不满意,言语上也不能过激,于是冷哼了一声,“哼!这位老板,您要是存心找事,看在宋小姐的面子上,现在可以离开了。”

“虽然有宋小姐给您撑腰,但这也不是您能撒野的地方!”

陈阳抬头看了一眼柴老板不满意的样子,淡然一笑,“柴老板,咱们别犟,您是开古董店的,咱们拿东西说话,如何?”

“好呀!”柴老板眉毛一挑,迎着陈阳目光看了过去,“那我今天就要听听了,我这物件怎么就值五十块钱了!”

“好!”陈阳拍了一下手,笑着看了柴老板一眼,“那这样,我说说,如果我说的对,我在您店里挑一件物件,您送我;如果我说的不对,二十万我给你放下,东西不拿,我转头就走,如何?”

柴老板低头琢磨了一下,随后一拍桌子,表示同意,“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那我们就先从青花、釉里红的工艺上说说!”陈阳伸手将罐子拿到了自己面前。

先来说釉里红,釉里红最是敏感,釉里红的工艺原理是以铜为着色剂,按图案纹样绘制在陶瓷坯体的表面,再罩上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经1250到1280c高温烧制而成。

炉中火候稍有欠缺颜色就不够纯粹,不是偏黑就是偏灰,火候稍过,铜离子又从釉层中溢出,或出现飞红,或干脆褐色。要想制出一件品相优秀的釉里红温差允许的差额大概在10度,在古代这一点温差是非常难控制的,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窑工才能看出来。

“釉里红发源于元代,兴于明初,成型于永宣时期,”陈阳摸着大罐,边看边说道,“所以,自古就有要想穷,烧铜红一说。”

“即便在元代、明代初期,最有经验的窑工,一炉推进去,也不敢保证能烧成一件成品,可见这火候有多难掌握。”

说完了釉里红,再来说说青花,青花和釉里红一样,同属于釉下彩,也是在素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青花的理想发色温度大约在1300度左右。

陈阳轻轻拍拍罐子,眼神看了柴老板一眼,“从工艺上来讲,青花釉里红,烧制难度巨大,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两种工艺的组合并不是简单的1+1数学问题,尤其这两者是青花和釉里红,青花和釉里红两者对窑温和气氛要求不完全相同。”

很多时候青花烧得好看,但釉里红就可能变成釉里灰;釉里红烧的好看,青花发色就又灰了。所以兼顾青花和釉里红的发色温区非常非常窄,要将这两种颜色较好的呈现在同一器物上,就要掌握住同时满足两者要求的那一团细微的火,难度更是呈几何上涨。

“自古以来青花釉里红都非常难烧,这两种釉色,分开烧都很难,要想将这两种釉色在同一件物件上体现出来,可以想想难度有多大。”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元青花物件上就能看出,釉色青白偏浑浊;而元代烧制的釉里红,釉里红呈色偏灰,有明显的晕散和烧飞现象,甚至到了洪武年间,那釉里红颜色都发褐色,跟我们看到永宣时期的都不一样。”

柴老板听完冷笑了一声,虽然陈阳说的都对,工艺虽难,但不代表没有,“小子,古人的智慧,你一辈子都不懂!”

“哈哈!”陈阳听完大笑了一声,表示柴老板说对,工艺难烧并不代表没有,64年我国河北就出土过两件元青花釉里红盖罐,“现在一件在河北省博,一件在故宫博物馆,故宫那件盖罐还是破损的。”

“柴老板,实在不好意思,这两件元青花釉里红,我有幸都看过!”

说着话,陈阳指着桌面上的盖罐,“柴老板,现在我给您说说,您这件跟真品之间的差距!”

首先从器形上来说,柴老板这件跟真品的器形一模一样,在这点上可以说是丝毫不差;但除了器形之外,剩下的可以说漏洞百出。

让我们来看看故宫真品

“釉水上来说,元青花是青白釉和卵白釉,元青花釉色来源于影青釉和枢府釉,所以釉面有泛青。”说道这里,陈阳指着罐子上泛青的部位,“柴老板,您这件虽然有也有泛青,但这种泛青更多是灰黄,稍微带了一点青,根本就不符合元青花的釉色。”

左边是我昨天传的图,右边是故宫真品图片

接着就要看青花发色和釉里红的情况,人们经常说元青花发色浓艳清翠,就是说青花这种蓝色特别靓丽,因为采用的是钴料,所以会留下铁锈斑,而这件青花发色,色泽明丽,跟元青花发色不符。

釉里红颜色就不用说了,元代釉里红呈色偏灰,有明显的晕散和烧飞现象,而这件盖罐上面的釉里红颜色鲜艳,且浮现在瓷器表面,这一看就是红釉的视觉效果。

罐身和细节对比,左假右真

“青花、釉里红发色都不对了,那纹饰、工艺就没有必要看了!”陈阳看了一眼柴老板,“柴老板,您有一点说的没错,这件罐子确实天下独一无二!”

“因为这是一件清光绪年的老仿,我说的对么?”

这是真品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