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召集文武!”刘表猛地反应过来,声音尖利,带着哭腔。
“快!”
很快,襄阳的文武重臣齐聚大殿,当他们得知消息后,无不震惊失色。
“楚王!事到如今,唯有向天下诸侯求援啊!”蔡瑁第一个站出来,急声说道:
“孙策在江东新胜,兵锋正锐。袁绍、刘备虽困于舒县,却仍有一战之力。还有益州的刘焉,他与我等同气连枝,定不会坐视不理!”
“求援?”蒯良眉头更深。
“孙策狼子野心,刚吞江东,怎会真心援我?袁绍、刘备自身难保,泥菩萨过江,刘焉远在益州,鞭长莫及,他们真的会救吗?”
“那你说怎么办?!”蔡瑁怒吼道:“难道坐以待毙吗?宛城一破,敌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抵襄阳!到时候,我们都得死!”
“好了!”刘表猛地一拍案几,制止了他们的争吵,他现在心乱如麻,唯一的念头就是活下去。
“蔡瑁说得对!求援!向所有能求援的人求援!”
“即刻拟写求援信!分别送往江东孙策、舒县袁绍与刘备、益州刘焉!告诉他们,唇亡齿寒!荆州若破,下一个便是他们!若肯出兵援本王,将来平分天下,某绝不食言!”
刘表瘫坐在椅子上,望着殿外阴沉的天空,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后悔了。
后悔当初为什么当出头鸟,发那些讨贼檄文。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他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诸侯能念在“唇亡齿寒”的份上,伸出援手。
否则,等待他和荆州的,只有灭亡一条路。
大殿内,众人皆沉默不语,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襄阳的天,仿佛要塌了。
就在这时,亲卫快速进入大殿。
“报楚王,城外来了洛阳的使者,侍中陈琳,言代天子慰问!”
亲卫禀报道。
声音响起,却是让大殿所有人震动。
“洛阳使者?陈琳?”
刘表闻言,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慌乱与恐惧瞬间被浓浓的惊疑所取代。
殿内的蔡瑁、蒯良等人亦是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与警惕。
这都什么时候了?冉闵十万大军压境,宛城危在旦夕,刘昊竟然派使者来了?
“他来做什么?”蔡瑁第一个反应过来,厉声喝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莫不是来劝降的?或是想趁机窥探我军虚实?楚王,此等说客,不见也罢!直接乱棍打出去!”
蔡瑁对刘昊的恨意深入骨髓,昆阳一战的惨败让他颜面尽失,此刻听闻洛阳使者到来,第一反应便是对方不怀好意。
蒯良却眉头微皱,上前一步,沉声道:“楚王,不可鲁莽。陈琳乃天子近臣,侍中身份,代表的是洛阳那位新帝。此时他前来,必有缘故。无论其来意如何,见一见总是好的,至少可以探探对方的虚实,听听他们到底想做什么。若是拒而不见,反倒显得我荆州心虚了。”
蒯良的话有理有据,让慌乱中的刘表稍稍冷静了一些。
他看向蒯良,又看了看怒目圆睁的蔡瑁,心中犹豫不决。
见?还是不见?
见了,万一对方真的是来劝降的,自己该如何应对?
不见,又怕错过了什么,毕竟眼下荆州的局势,已是危如累卵。
“楚王,”蒯良见刘表迟疑,再次劝道:“陈琳素有才名,尤以笔锋犀利着称,此人能言善辩,城府极深。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该见他,听听他带来的‘慰问’究竟是什么。”
刘表深吸一口气,重重一点头:
“好!那就见见他!我倒要看看,刘昊这时候派他来,安的是什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