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在黄阿承的院子里填着肚子时,一个士兵跑了过来,刚一进院门便兴冲冲的嚷嚷开了:“出水了,出水了,新打的水井出水了。”
张恪闻言,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还真的找到水了,这是什么神操作啊?杜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那士兵兴奋之下,也顾不上理会他们了,着急忙慌的又向黄阿承道:“老丈,您家中可有矾石或者漉水囊之类的,那新出的水太浑了,要过滤一下才能用。”
黄老汉这时才缓过神来,连连点头道:“有有有,老汉这就去取去。”这事儿明显也让老人家感觉很是惊异,当然也满是好奇,回屋取了东西后,便也跟着那名士兵,想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女孩眼见爷爷他们都走了,虽然还想要再吃点,但也只能忍住了,跟着跑了出去。哈尼见状,连忙拉住她的手,一行人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起向着村庄外赶去。
在离霞塘村两三里的地方,一座光秃秃的小山脚下。大晚上的,却有一大堆人围在那里。话说,两万多人自傍晚抵达这里后,便准备在这里歇息一晚的。哪知道,扎好营地后,别说生火造饭了,连口水都喝不上。本来大家还没当回事儿的,毕竟在进入西南地界后,这样的状况便时有发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倒也简单粗暴:多组织军中有些经验的人去寻找水源,实在不行就自己动手多挖几口深井,一般情况下,总还是能找到水的。然而,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连挖了好几口井,却就是不见一滴水。事情报到李如松处,可是这种事儿,他也没办法啊。派人到霞塘村里面去找水,却被张恪给赶了出来。李如松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村里面还有几百口人就指着那几口老井的水活下去呢,再怎么样,也不能去强夺那点水的。再说,两万多人马,那一点点水也不够分的。可是,大家已经半天没进过一口水呢,怎么办呢?
就在李如松不知如何是好时,那个叫杜若的小姑娘忽然过来说,她能帮忙找到水。李如松看着杜若,本想喝斥她,叫她不要捣乱,但最终又忍了下来。而且看着小姑娘认真严肃的表情,还真的不像是在开玩笑的。反正也没别的办法,不如让她试一试。于是,李如松亲自带领着上百人,跟随杜若去找水。
大家跟在杜若身后,一路走走停停看看,也没见这小姑娘有什么特别的举动。直到走到山脚下一棵枯树旁边时,杜若忽然就伸手一指,道:“从这棵树后面挖下去,就有水了。”
李如松看着她,不由得有些怀疑:你就这么随便一走,再信手一指,就敢说这地下有水?可是见杜若一脸认真的样子,李如松又看向她所指的方向,左看看右瞧瞧后:嗯,没看出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啊,到底行不行啊?可是,眼见着大家都盯着等着自己发话了,这当口也只能假装镇定自若地点头喝道:“都傻站着干啥,赶紧挖啊,等天黑啊?”
一众士兵闻言,忍不住在心里吐槽着:还天黑呢,这他么的都快天亮了好不?不过老大都说话了,大家便也只能开始干活了,况且这嗓子可都快冒烟了,再找不到水,怕是要烧起来了。不过,这小姑娘到底靠不靠谱啊?
士兵们尽管心里吐槽着,手底下倒是不惜力的,一百来人交替着不停的往下挖。他们在那棵枯树边,默默的往下挖了个长宽皆达二丈的池子,直到往下也挖了有两丈深时,一个士兵突然“咦”了一声。在这黑夜里,这声音虽然不大,却是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池子里外的人,都纷纷朝那人望去。李如松在上面更是激动的道:“怎么了?有什么发现?出水了吗?”
那士兵放下挖土的铲子,双手从地上抓起一大把土来。虽然月光皎洁,但在池子中,肉眼还是看不清晰的。那士兵使劲儿地捏了捏手上的土,用颤抖的声音兴奋地叫道:“是……是湿的,这土是湿的,哈哈哈哈!”正在池子里挖土的其他士兵连忙朝那人围了过去,纷纷蹲下身来把手放到地上。
“湿的,真的是湿的。”
“太好了,这下面肯定有水。”
“果真如此,谢天谢地啊!呜……。”
“行了,大半夜,嚎丧个啥啊?赶紧挖吧。”
这下子,大家挖得更是起劲儿了,锄头铲子翻飞,上面的人不停的从下面把土拉起来,堆到一边。这个时候,大家也便看到,如今那些新拉上来的,确确实实是湿土了。李如松也忍不住的抓起一把,感受着那份湿润,心中高兴万分。领兵这么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为了水源问题这么的着急上火。就这玩意儿,别看平时不怎么起眼,心里面也总觉得没有粮草兵器来得重要。可是这一次,真正遇上没有水了,才知道它的重要性。这种东西,哪怕是胸有万千韬略,也是没有鸟用的啊!想到这里,他不禁望向杜若,心中还是疑惑不解:她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下面会有水源的?表面上看,她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啊?
又挖到了有四五丈深时,地底的水便开始大量冒了出来。不过,虽然出水了,而且水量可观,可是这个时候,池子里的水实在是太浑浊了,含有大量泥土,是没办法直接取用的。李如松赶紧命人去霞塘村,借水桶、瓢盆、漉水囊、矾石等物。准备先人工净化一些水先用着,否则的话,要等池子里的水自然沉淀净化,那还不知道要等到几时呢?
军营中的人,听说真的找到水了,便都纷纷跑过来看。这个时候,池子中的水虽然还不算太多,但水位倒确实是一直在肉眼可见的持续上升的。待派去村里借东西的士兵回来时,池子边已经围满了人。此时,已是亥时将尽,本来按正常情况,军中大部分将士这个点应该已经在休息了。可是,因为没吃晚饭甚至不进滴水,大家又哪里睡得着了?于是乎,两万多人就这么层层叠叠地围着那一池浑水看着,颇有些诡异。
张恪等人挤过人群,到达水池边。月光下,果见一池子水,虽然浑浊不堪,却返照着月光,波光粼粼,令人一见欣喜。士兵们已经兴高采烈的拿着木桶在从池子中装水上来,并用矾石、漉水袋等进行过滤。张恪环顾一圈,走向杜若,他实在是好奇,杜若是用了什么方法,找到这处水源的。
黄阿承看着脚下这一池水,也是大感讶异。虽然霞塘村算是这附近十里八乡,水资源最丰富的村子,但因为连年干旱,除了村中的几口老井,还能出一点水外,其它的地方,早就不见一滴水了。他们之前也不是没有努力去找过,甚至在一些可能出水的地方新挖了好些水井,但它们就是出不了水。怎么那个女娃娃却能一挖一个准呢?好奇之下,黄老汉便带着自家孙女黄月英,也紧跟在张恪身后去了,他也想要知道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虽然是棵枯树,树上光秃秃的,一片绿叶都没有,但却不知道为何,竟然没有倒下去。而杜若此时,正平静的站在树下看着。前方,士兵们兴高采烈的在打水、过滤。虽然在狐族生活了两年多,但老实说,一下子面对这么多人,杜若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的。于是,她便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而其他人,不知道为什么,也都没有过来打扰她,杜若一个人站在那里,便也因此有些……显眼。直到张恪他们走了过来。
张恪看着她,笑道:“杜若,你好厉害啊,你是怎么知道这下面有水的?大家都很好奇呢。”
杜若羞涩的一笑,道:“其实没有什么厉害的,我就是先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再仔细用眼睛观察之后,便确定下来了。”
“呃,用鼻子……嗅?怎么嗅?水不是没有味道的吗?”
“水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当它浸润土壤后,便会产生一些特别的气味的。”
张恪闻言,沉思了一会儿,尽量理解着杜若的意思。他猜想:土壤中是包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有机物等等的,它们可能就会溶解在水中,这便使得水具有了某种气味,例如泥土味、植物性气味等等;而水是会蒸发的,这个时候便会把相应的气味带出来。当然,这些都只是张恪自己的理解,对不对的他也不能肯定。再加上,就算真的如其所想的,也是没有办法验证的。而且别说他了,就是王大丫她们,也同样没办法用鼻子找什么水的。因为他们压根就闻不到或者即便是闻到了什么气味,也区分不了这是不是来自于水溶物的气味的。
“你刚刚说,用眼睛仔细观察,这又是什么意思?”
“哦,我找到了这棵树。”
“嗯?它……不是已经枯死了吗?”
杜若摇了摇头,道:“是枯了没错,但还不到死的地步,其实它还有生命气息的。”
“哦,你连这个也能嗅到。”
“那倒不是,你们来看。”
众人疑惑的上前,顺着杜若所指的方向看去。却见在那棵枯树的中间,大概一人多高的地方,有一个碗大的树洞,而那里居然顽强的生长着一棵绿色的小树苗,两片肥厚的树叶在月光照耀下,还泛着某种神奇的光泽。大家踮起脚尖,欣赏着这棵从枯树中生长出来的小树苗,内心深处竟是充满了感动的。这无疑是生命的奇迹。自从进入西南地区后,目睹了那么多生命,不仅仅是人的,也有其他生灵,包括各种植物,他们统统失去了应有的生命的光泽。而如今,在看到这一抹动人的翠绿,尤其它还是成长于枯木之中,此时此景,那尤其令人莫名的感动。看到它,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枯木逢春、凤凰涅盘、苦尽甘来等词汇。这不只是小树苗,这是希望,更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