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短篇民间故事 > 第284章 洛阳绣球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大明王朝时期,洛阳城中有一位人称刘大善人的员外,夫妇俩年过半百,膝下育有一女,名为月华。这月华年芳十八,性情温婉,模样俊俏。因刘员外家财万贯,前来提亲之人络绎不绝,但老两口一直未给女儿觅得佳偶。

一日,刘员外突发奇想,欲在自家府邸前搭起一座绣楼,广招贤婿。他命人张贴告示,选定吉日,让女儿月华抛绣球选夫婿。此事迅速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传开。

到了那日,绣楼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众多富家公子纷纷前来,期盼能接住绣球,赢得美人归。而在洛阳城的另一角,住着两位穷秀才,黄轩与方辰。二人同窗数载,情谊深厚。因家境贫寒,只得在城外一座废弃的破窑中栖身。

这日,二人读书读得有些烦闷,便相约外出走走。来到街上,只见人声鼎沸,一打听才知道是刘府小姐要抛绣球选婿。二人便也想前去凑个热闹,于是挤入人群。

绣球招亲仪式开始,月华款步走出,立于彩楼之上。她往下一看,只见楼下人头攒动,不乏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然而,就在这时,月华的目光被方辰所吸引。尽管方辰衣衫破旧,但眉宇间透出一股不凡之气,仪表堂堂。月华心中不禁暗喜,她一直讨厌那些纨绔子弟,只知享乐,不思进取。

丫鬟见月华眼神异样,便催促道:“小姐,时候不早了,赶紧抛绣球吧。”月华接过丫鬟手中的绣球,往空中用力一抛。说来也巧,绣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方辰怀中。众人见状,纷纷唏嘘不已,一哄而散。

方辰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刘员外闻讯赶来,见方辰衣衫褴褛,心生不悦,便对女儿说:“你还是给他些银子,让他离开吧。”月华一听,连忙说道:“父亲大人怎能嫌贫爱富?只要二人情投意合,纵使他贫穷,我也愿意。”刘员外一听,勃然大怒:“既然你想过穷日子,那就跟他去吧,嫁妆休想!”

月华取下身上的金银首饰,向父母拜别,转身跟着方辰离去。方辰看着月华,心中满是敬佩。二人来到破窑,虽然生活清贫,但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为谋生计,方辰在城中摆起地摊,帮人抄写文书,赚些微薄之资。每次赚到钱,他都会买些糕点和烧饼带回家给妻子吃。而月华则帮人缝补衣物,浆洗衣裳,艰难度日。天长日久,月华娇美的面容渐渐变得憔悴。

一日,方辰又去寺庙讨粥,被方丈冷言相劝,让他去参加科考,谋求出路。方辰气冲冲地离开。回到破窑,见妻子泪流满面,忙问缘由。月华告知父亲前来劝说自己回家,但她坚决不肯。

正在此时,好友黄轩来访。他见方辰满脸愁容,便说道:“我刚在街上遇到一位好友,赠我一百两银子。我们何不拿着这银子作盘缠,进京赶考?”方辰看着食不果腹的妻子,下定决心要考取功名,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次日,方辰告别月华,与黄轩一同赴京赶考。二人省吃俭用,终于到达京城。他们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刻苦读书,等待考试。

转眼间,考试之日到来。二人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几场考试下来,二人均金榜题名。方辰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快马加鞭赶回洛阳,见到久别的妻子,激动地将好消息告诉她。

月华听闻,激动得泪流满面。次日,官差抬着轿子来接二人去县衙上任。又过几日,月华提出要去寺庙拜拜佛。二人来到寺庙,方辰回想起当初讨粥的情景。

这时,方丈走来施礼。方辰见状,冷冷地说:“当初我穷困潦倒之时,你竟不肯施舍一碗粥,亏你还是出家之人。”方丈闻言解释道:“施主冤枉贫僧了,这都是刘员外的主意,他不让我给你粥。”

正说着,一个小和尚走来,说道:“师傅,刘员外来了,他要认女儿女婿。”方辰一听,生气地说:“不见!他当初堵我的饭门,现在又看我当了县令想来认亲,这样的老丈人不认也罢。”

话音刚落,只见黄轩领着刘员外走了进来。两位好友相见甚欢。黄轩笑着对方辰说:“还不赶紧拜谢恩公。”说着指了指刘员外。方辰疑惑不解。黄轩笑道:“你可知道当初给我们进京赶考的银子是谁给的吗?就是刘员外给的。他见你成亲后不思进取,只靠卖笔墨和讨粥度日,所以才让方丈断了你的粥,并亲自摔碎你的碗,以此激发你的斗志。”

听完黄轩的话,方辰夫妇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跪地叩拜父亲。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月华身为富家千金,不嫌贫爱富,毅然嫁给穷困潦倒的方辰。婚后二人感情深厚,但方辰一直未有进取之心。月华的父亲刘员外使用激将之法,助女婿考取功名。最终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方辰一开始就做了刘员外的上门女婿,面对荣华富贵,很可能会丧失斗志,一事无成。刘员外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狠心将女儿女婿赶出家门。没有压力的生命会暗淡无光,没有经历风雨,怎会懂得阳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