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从前,山下有个小村庄,住着一户姓齐的人家。丈夫是个铁匠,为人老实巴交,祖传的打铁手艺精湛无比,十里八乡都称他为齐铁匠。他媳妇更是没得挑,端庄秀丽,织布刺绣,样样精通,苗龙秀凤的活计都难不倒她,大伙都叫她巧媳妇。这小两口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有一件事儿成了他们的心病。眼瞅着都过了30岁,却一直没个一儿半女。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一天,小媳妇怀上了。这夫妻俩高兴得走路都能笑出声来,逢人便说自家要有后了。这年冬天,小媳妇生下个大胖小子,俩人抱着孩子乐得合不拢嘴,一合计,得给孩子取个好名字。老话说“一子顶千金”,干脆就叫齐一。
眨眼间,齐一长到3岁,模样清秀,机灵得很。一家人的日子别提多滋润了。可谁能想到,这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小媳妇突然得了场疾病,没几天就撒手人寰了。齐铁匠一下子慌了神,又当爹又当妈,里里外外忙得脚不沾地。没出几天,爷俩就瘦得不成样子,眼窝子都凹进去了。
乡亲们看着心疼,都劝齐铁匠再娶个媳妇。他心里头还念着巧媳妇,可转头看看年幼的齐一,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咬咬牙,一跺脚,应下了这门亲事。经媒婆牵线搭桥,邻村有个寡妇,早年死了丈夫,模样还过得去,大伙都叫她小寡妇,就这么进了齐家的门。
刚开始日子还算过得去,可等小寡妇生下儿子齐二,这画风一下子就变了。她把齐一当成仇人似的,非打即骂,变着法子折磨。大冷天的不给齐一做棉衣,三伏天也没件像样的单衣,顿顿让孩子饿肚子。最过分的是,齐一才5岁啊,她就逼着孩子背着齐二到处玩。齐二只要一哭,小寡妇抄起家伙就往齐一身上招呼。
齐铁匠看着儿子挨打,心里头跟刀割似的,可对这泼辣媳妇没辙。就这么又过了3年,村里的娃娃都背着书包上学堂了,齐一心眼里羡慕啊,可在小寡妇跟前大气都不敢出,只能背着齐二,偷偷躲在书房窗外听先生讲课。
有一回被教书先生逮了个正着,您猜怎么着?先生不仅没怪他,反倒觉得这孩子聪明好学,时不时就指点他写字念书。齐一也是争气,学啥会啥,一点就通。齐铁匠知道后,背着小寡妇偷偷买了书,让齐一藏在怀里,上山打柴的时候就拿出来读。
一晃,齐一长到17岁,模样俊朗,肚子里又有墨水,十里八乡谁不夸一句。可齐铁匠这些年又累又气,一下子就倒在了床上。小寡妇心里头打着歪主意呢,想着等齐一成家,家业得分走一半,那哪成呢?
当天夜里,她就和齐二在屋里嘀嘀咕咕商量着,让齐二跟着齐一上山打柴,瞅准机会把齐一推下山崖,来个神不知鬼不觉。可他俩万万没想到,隔墙有耳,这话全让还没睡着的齐铁匠听了去。
等夜深人静,齐一伺候父亲的时候,齐铁匠拉着儿子的手,泪流纵横:“儿啊,爹没本事护不住你了。后娘早晚要害你,你赶紧逃吧。村外山下有口枯井,你把鞋脱在井边,他们以为你跳井死了,就不会再找你了。”
父子俩抱着哭作一团。齐一咬咬牙,听了父亲的话,连夜逃出了家门。第二天一早,小寡妇扯着嗓子要齐一上山打柴,屋里屋外找了个遍,人影都不见。正着急呢,村里人嚷嚷开了,说山下枯井边发现一双鞋,怕是有人跳井了。
小寡妇和齐二跑过去一看,正是齐一的鞋。周围乡亲们都为齐一的遭遇抹眼泪,这娘俩呢,假模假样哭了几声,转头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了。
再说齐一,离开家后,四处漂泊,靠给人打零工填饱肚子。说来也巧,第二年正赶上皇上开科取士。齐一咬咬牙,直奔京城赶考。嘿,您猜怎么着?人家一路过关斩将,竟中了头名状元。
皇上一见这小伙子模样俊、学问好,当场就招为驸马。大婚那天,皇宫里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满朝文武都夸皇上好眼光。可到了洞房花烛夜,齐一却皱着眉头直叹气。
皇姑纳闷啊,再三追问,齐一才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说了出来。皇姑也是个善良人,当即决定第二天就陪着驸马爷回乡探亲。皇上一听,大手一挥,车马银两备得妥妥当当,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齐家村赶。
消息传回村里,乡亲们又惊又喜,全涌到齐家道贺。卧床的齐铁匠听说儿子成了状元驸马,一激动,病都好了大半。可小寡妇和齐二呢,吓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等齐一夫妇到了家,先给老父亲磕了头。齐铁匠抱着儿子,眼泪止不住地流,父子俩有千言万语,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小寡妇和齐二赶紧凑过来,一口一个“亲儿子”、“亲哥哥”叫得那叫一个亲热。
到了晚上,村里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大伙都在议论齐一的事儿。小寡妇和齐二睡不着觉,偷偷溜出门,想打听齐一“死而复生”的秘密。正巧碰上齐一的随从,俩人赶紧上去搭话:“这位老哥,我家齐一去年跳井死了,咋又成状元了?”
这随从早知道他俩的坏心眼,眼珠子一转,编起瞎话来:“您不知道吧?我们状元爷,那是福大命大,掉井里不仅没伤着,还顺着井底发现一扇玉石大门,上面刻着‘状元录’三个大字,推门进去,直通京城,这才轻轻松松中了状元。”
小寡妇一听,眼睛都亮了,对齐二说:“儿啊,齐一跳井能走状元路,你咋不能?今晚你也跳井,等你发达了,可别忘了接娘啊。”
齐二也是个糊涂的,听了这话,二话不说,撒腿就往枯井跑,“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自此以后,小寡妇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等儿子回来接她享福,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连个影子都没有。
有一天,她憋不住了,跑去问齐铁匠:“齐一跳井一年就成状元,齐二跳井这么久,咋还不回来?”
齐铁匠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说:“我只知齐一,不知齐二!”
后来,小寡妇终于明白自己上了当,跑到井边,哭得撕心裂肺:“是其二啊,是娘害了你啊!”说完也跟着跳进了井里。
打这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故事就传开了。日子久了,大伙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