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马庄中心有家热闹的客店,店里雇着俩伙计,这哥俩还是亲兄弟呢。老大叫刘旦,晚上负责值夜打工。这刘旦啊,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主儿,过往客人住店带来的那些山珍海味,他总想着能顺点儿就顺点儿。想当年哥俩分家的时候,他还偷偷摸摸嘱咐媳妇,赶紧把那点小米儿藏得严严实实的。
老二呢,叫刘珍,在店里专门负责主灶做饭。这人性格宽厚,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大哥那些不对的举动,可他从不计较,还跟媳妇说:“咱大哥身体弱,咱们得多担待些。两个老人也别靠大哥养活了,就由咱们来照顾吧。”他媳妇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啥也没说。分家之后,哥俩还是跟往常一样正常来往。
有一天夜里,老二刘珍去火房煮料。他刚点着火,正打算抽袋烟放松放松,突然,从灶膛里“嗖”地钻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没蹦跶几下就不动了。老二向来不信鬼神那一套,他拿着灯凑近一照,嘿,原来是一只小狐狸,全身都被烧伤了。老二忍不住乐了,说道:“你这小家伙,灶膛也是你能钻的地方吗?”说完,随手拿起自己熬的獾油,给小狐狸抹了一些。这獾油治烧伤可灵了,没一会儿,小狐狸就能活动了。老二摆摆手说:“你赶紧走吧。”说来也怪,这小狐狸好像能听懂人话,乖乖地转身就走了。
老二哪里会想到,他救的竟然是城头角楼里的狐仙。人们都说那角楼是狐仙楼,可谁也不敢靠近去瞧,就远远看到夜里角楼外飘来飘去星星点点的小灯笼。被老二救的小狐仙回去后,跟老狐仙一说这事儿,老狐仙自然是感激得不行。
过了几天,老二夜里又去主灶。他看到有位白胡子老头儿在那儿,就好奇地问:“哎,这位老人家,您是谁呀?”老头儿笑着回答:“哦,我就是你们说的狐仙,住在东北角楼上。那天你救了我儿子,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就给你送些银子过来。”老二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头儿硬是要留下,还说:“你呀,用这些钱买几匹骆驼,自己做点买卖,以后就别再听别人使唤啦。”老二实在拗不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他买了几匹骆驼,用骆驼驮煤运货,这日子啊,是越过越红火。
老大刘旦看着眼红了,就跟媳妇商量:“我说媳妇啊,这老二怎么突然就发财了呢?你去打听打听。”到了夜里,老大媳妇儿就偷偷跑到老二床下去偷听。只听见老二媳妇儿说:“那狐仙不是跟你说了吗?手头紧的时候,就去狐仙楼抓个小灯笼,找老头儿要什么给什么。干脆咱也去抓个小灯笼,要点银子,把房子盖起来。”老二不同意,他媳妇儿也就没再吭声。谁知道这些话全被窗外老大媳妇儿听得一清二楚。她心里乐开了花,想:“好啊,老二这是抓住财神爷了。”回家后,她把这事儿跟老大一说,让老大夜里去抓“财神爷”。
这老大就跟掌柜告了个假,夜里偷偷躲藏在酒楼外边儿。他找了个地儿,蹲也不是,趴也不是,难受得要命,可又不敢出声,就眼巴巴地等着小灯笼出现。果然,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几只小灯笼晃晃悠悠地出现了。老大看准一个,猛地扑了上去,一把抓住,大声喊道:“快给我找白胡子老头儿!”不一会儿,白胡子老头儿就出来了,周围一下子亮堂多了。老头儿问:“你找我何事?”老大说:“老头儿你可真行啊,刘真那可是我亲兄弟,你帮他那么多东西,就不能也帮帮我一点儿?”老头儿说:“哦,你想让我帮你什么?”老大说:“老头儿啊,你也不用帮我别的,就帮我这一辈子够用的就行。”老头儿一听乐了,说:“那好,你把你手里的灯笼放了,我们说话算数,3天以后你再过来取。”老大就放了小灯笼,老头儿也不见了。
3天以后,老大和媳妇儿来到狐仙楼。到了半夜,只听得“嗵”的一声,一个东西掉在了地上。这俩口子不约而同惊喜地叫了一声:“哇!”然后扑上前去,仔细一看,整整齐齐的一大捆,哎呀,不是别的,全是打更人用的敲梆子的大小木棍儿。这时候,上空传来老头儿的声音:“没食言吧,你这一辈子用起来那是绰绰有余啊。”
老大气得暴跳如雷,骂道:“你个老狐狸,你戏弄我,让我一辈子当打工的,你看我不拆了你的老窝儿!”这老大也知道明目张胆拆角楼那是犯法的,于是他今天砸断一根窗棂,明天再拿石头打下一块瓦檐儿。慢慢地,小灯笼就不见了。可不知道为啥,老大的两只脚都出了毛病,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这下可好,连打更的差事,恐怕都干不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