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龙吟三国 > 第135章 石韬献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文士静静地听着,明亮的双眸紧紧锁住刘备的面容,仿佛要透过皮相,看清他灵魂深处的底色。风雪在他们之间呼啸,时间仿佛凝固。刘备坦然地迎接着这洞穿人心的审视,心中一片澄澈。

良久,文士脸上那层刻意的疏离与试探的锋芒,如同冰雪消融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动容与决断。他整了整衣冠,对着刘备,一揖到地,动作庄重而流畅,再无半分之前的随意。

“颍川石韬,石广元,飘零半生,碌碌无为。今日得见使君,方知何为仁者胸怀,何为雄主气度!使君于困厄之中,不忘根本,心系黎庶,志在天下,此乃真英雄也!韬不才,虽无经天纬地之能,然于农桑水利、钱粮筹划、地方治理之道,略有所得。若蒙使君不弃,韬愿效犬马之劳,佐使君经营新野,安民强兵,以图大业!”

“石广元!”刘备心中狂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颍川石韬之名,他早有耳闻!此人与徐庶、崔州平、孟公威并称“诸葛四友”,皆是不世出的才俊!虽名声不如诸葛亮显赫,但其务实治政之才,在士林中广受赞誉!他乡遇大才,竟在这风雪交加、流民聚集的破庙墙根之下!

刘备激动得双手微颤,连忙上前一步,不顾地上的泥泞积雪,双手紧紧扶住石韬的双臂,将他搀起。他的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先生!备何德何能,竟蒙先生不弃!得遇先生,实乃天赐新野,天助刘备!先生快快请起!此间风雪甚大,非叙话之所,请随备回衙署,再聆先生教诲!”

石韬感受到刘备双手传来的力量与那份发自内心的热忱,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微微一笑,带着智者的从容:“使君勿急。方才那位阿婆,还需再喂一次药。此地流民安置,尚有诸多细节可商榷。韬既已认主,自当从眼前细微处着手。此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始也。” 他转身,再次走向那位老妇人。

刘备怔住了,随即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敬意涌遍全身。石广元此举,不仅展现了他的仁心,更彰显了他务实笃行的作风!此等人才,不尚空谈,脚踏实地,正是他此刻最需要的股肱之臣!

“好!好!好!”刘备连说三个好字,也毫不犹豫地再次蹲下身,“先生仁心仁术,备岂能袖手?愿与先生一同照料!”

风雪中,新野之主与刚刚认主的颍川名士,一同守在一个垂危的流民老妇身边。这一幕,平凡而震撼,被几名亲兵和周围的流民看在眼里,悄悄传扬开去。人心,在无声地汇聚。

回到县衙简陋的书房,炭盆驱散了寒意。刘备屏退左右,亲自为石韬奉上一杯热茶。石韬也不再客套,从怀中取出一卷早已写就的绢帛,双手奉上:“此乃韬对新野治理的些许陋见,名曰《新野安民强兵十策》,请使君过目。”

刘备郑重接过,展开细读。只见上面条分缕析,字字珠玑:

其一精兵简政:裁汰冗员,合并衙署,明确职责,提高效率,节省开支。

其二屯田实边:细化军屯、民屯方案,划分区域,制定奖惩,明确分成比例,尤其强调水利保障。

其三兴商活市:减免商税,鼓励荆襄商人来此贸易,设市集,规范管理,以商促农。

其四广储人才:除招贤榜外,建议派可靠之人,暗访荆襄乃至中原流落士人,尤其留意精于实务者。

其五编户齐民: 彻底清查流民户籍,分门别类(能耕作者、有技艺者、老弱需抚恤者),精准施策。

其六兴办义学:于城内设简陋学堂,收容流民子弟,教授识字、算数及简单技艺,既安人心,亦储人才。

其七整饬武备: 建议关羽练兵,除战阵搏杀,亦需加强修筑工事、守城器械之训练。

其八情报网络:斥候细作,不仅北探曹军动向,亦需渗透南阳、襄阳,密切监视张允及荆州高层态度。

其九结好豪强:新野本地及周边尚有数家中小豪强,可酌情拉拢,许以利益,使其不为敌用。

其十未雨绸缪: 于新野西南山中,勘察地形,预设一处隐蔽的屯粮、藏兵之所,以备万一。

这十策,条条切中新野要害,既立足当下安民,又着眼长远强兵,更隐含了深远的战略布局!其务实、缜密、周全,远超刘备之前的构想!

“先生大才!此十策,字字千金!乃救我新野于水火,奠未来之根基!”刘备激动得拍案而起,对着石韬又是深深一揖,“备得先生,如旱苗得甘霖!从今日起,先生便是我新野之长史,总理政务、钱粮、屯田、民事,一应大小事务,皆由先生统筹!备与云长、翼德,皆听先生调度!”

石韬并未推辞,坦然受命:“韬既已认主,自当鞠躬尽瘁。然此十策,非一日之功,更需使君信任与关张二位将军鼎力支持,上下同心,方能见效。尤其屯田、水利、兴商,乃当务之急,需立即着手。”

“先生所言极是!”刘备斩钉截铁,“明日,不,今日下午,备便召集众僚属及云长、翼德,当众宣布任命,由先生全权主持新政推行!凡有阻挠者,军法从事!” 他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石韬的到来,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他看到了在夹缝中崛起的清晰路径!

当日下午,新野县衙内气氛肃穆。关羽、张飞及几名核心僚属齐聚。刘备当众宣布任命石韬为长史,总理新野一切内政,并宣读了《新野安民强兵十策》纲要。

关羽抚髯,仔细打量着石韬,见其气度沉稳,目光深邃,所献之策条理分明,心中已有几分认可。张飞虽对文士素来不太感冒,但见大哥如此器重,且那“屯田”、“练兵”、“防备张允”等策深合他意,便也瓮声瓮气地表示:“大哥说行,俺老张就听这位石先生的!”

石韬从容受命,并无新官上任的倨傲,而是立即开始分派任务,条理清晰,责任明确。他那份务实笃行的作风和渊博的见识,很快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初步信服。

风雪依旧肆虐着新野城,但这座小城的心脏,却开始有力地搏动起来。石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安民强兵的具体方略,更以其务实的作风和深厚的治理能力,迅速将刘备的理想转化为可操作的现实。

新野的屯田点规划得更合理,流民安置更有序,商路开拓有了眉目,情报网络悄然铺开。更重要的是,石韬作为颍川名士的身份和实际展现的才能,如同一块磁石,开始吸引那些观望的、流亡的、怀才不遇的士人目光投向新野。

一个以刘备为核心,以石韬为内政支柱,关张为军事臂膀的集团雏形,在新野这座不起眼的城池中,悄然成形。

建安七年的这场风雪,对新野而言,是严寒的考验,更是孕育生机的契机。刘备人生的转折点,并非始于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而是源于城隍庙墙根下,那场关于民瘼与仁心的真诚对话,以及风雪中,一位大才的躬身认主。

石广元,这位低调务实的卧龙之友,成为了刘备集团崛起于荆襄大地的第一块坚实基石。新野,不再是困守的囚笼,而是潜龙蓄势的渊薮,只待风云际会,便要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