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 第188章 红河谷鏖战:铜矿争夺与联军的最后赌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红河谷鏖战:铜矿争夺与联军的最后赌局

红河谷的晨雾里飘着硝烟味。林远蹲在铜矿转运站的断墙后,看着地上的弹壳——西班牙的“穆什克特枪”弹与大明的蒸汽步枪弹混在一起,像散落的棋子。昨夜联军对红河谷的突袭持续了整整四个时辰,对方显然是孤注一掷:一千名西班牙士兵分成三队,带着两门十二磅炮,沿着河谷两侧的密林推进,目标直指铜矿的核心矿脉。

“他们把压箱底的家当都拿出来了。”副将指着远处被炸毁的蒸汽起重机,金属残骸在雾中泛着冷光,“炮队是从利马港调来的,据说原本是用来守卫总督府的。”林远用树枝拨开弹壳,发现其中一枚刻着“1602”的字样——是西班牙最新批次的弹药,看来马德里给秘鲁总督胡安增派了补给。他抬头望向河谷上游,那里的矿洞入口被联军用原木堵死,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蒸汽钻机声——矿工们还在坚守。

红河谷的战略价值早已超越了铜矿本身。这里的高纯度铜不仅能铸炮,还是制作蒸汽管道密封件的关键材料,而河谷下游的冶炼厂,正是新明区所有蒸汽设备的“心脏”。胡安在给佩德罗的信里写:“拿下红河谷,就等于攥住了大明蒸汽机器的开关。”为了这次进攻,他甚至暂停了对新明区的佯攻,将主力全部压到河谷两侧,连葡萄牙“圣徒团”剩下的八百人也被调来协防侧翼。

防御战从一开始就陷入胶着。联军的十二磅炮架在河谷西岸的高地上,炮弹呼啸着砸进转运站,石墙被炸得粉碎。守在这里的三百名大明士兵只能依托矿洞和冶炼厂的钢筋混凝土墙反击,蒸汽机关炮的炮管打红了,就用冷水浇透再打。冶炼厂的工匠们临时改装了三台蒸汽锤,将锤头换成实心钢球,靠着蒸汽动力发射出去,虽准头不佳,却能在联军阵中炸开一片混乱,被士兵们戏称为“土炮”。

最凶险的战场在河谷东岸的密林。西班牙工兵带着斧头和炸药,试图砍出一条通路,绕到守军背后。负责守卫这里的是克丘亚部落的战士,他们熟悉地形,在林间设下“藤曼陷阱”——用坚韧的橡胶藤缠住联军的脚踝,再从树上扔下石块。部落首领“黑鹰”带着二十名战士,拿着从新明区换来的短铳,专打联军的炮兵,几次突袭下来,竟缴获了两门迫击炮。“这是我们的土地,”黑鹰用生涩的汉话说,“他们炸山,山神会发怒。”

林远的应对透着“以守为攻”的算计。他没派铁甲列车直接驰援红河谷——那样会暴露铁轨走向,给联军破坏的机会。 他让铁山堡的工匠加急赶制“轨道地雷”(用蒸汽机关炮炮弹改装,踩上去就会引爆),沿着河谷边缘的临时轨道埋设;又让铜溪屯的印第安部落带着奎宁和粮食,从雨林小路绕到红河谷后方,既能补充给养,又能袭扰联军的粮道。“他们想速战速决,我们就跟他们耗,”林远在电报里对守将说,“雨季的沼泽能拖住他们的脚步,却拖不垮我们的补给。”

联军的破绽在第五日暴露出来。连续的炮击让他们的弹药所剩不多,而粮道又被印第安部落袭扰,士兵们开始吃不饱饭。有个西班牙士兵偷偷跑到冶炼厂投降,说联军里已经有人开始吃树皮,连军官的马都被杀了分肉。更要命的是,他们带来的火药受了潮,火炮的射程越来越近,最后几发炮弹甚至落在了自己阵地上。罗德里格斯看着士兵们疲惫的脸,第一次开始怀疑:这场仗,真的能打赢吗?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夜。黑鹰带着部落战士摸到联军的炮兵阵地,用削尖的竹杆捅破了火药桶——潮湿的火药遇水后结成块,根本无法使用。同时,守在矿洞的大明士兵冲出掩体,蒸汽步枪的齐射声在雨里格外刺耳。联军阵脚大乱,胡安的副官想组织撤退,却被溃败的士兵冲散,十二磅炮被遗弃在高地上,炮口还对着红河谷的方向,像一尊沉默的石像。

林远赶到红河谷时,战斗已经结束。河谷里到处是联军丢弃的武器和帐篷,冶炼厂的烟囱重新冒出黑烟,蒸汽锤的“哐当”声宣告着生产的恢复。矿工们从矿洞里走出来,脸上沾着铜粉,却笑得灿烂——他们在被围困的日子里,硬是靠着储存的干粮和地下水,多挖了五十吨铜矿。黑鹰把缴获的迫击炮送给林远,炮身上还刻着西班牙王室的徽记,“这个,比长矛好用。”他拍着炮身说。

清点战果时,林远发现联军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还有近两百名俘虏,其中包括罗德里格斯的副官。俘虏们供述:胡安和佩德罗已经撤回利马港和里约热内卢,临走前下令“烧毁沿途的铁轨”,但执行的士兵太少,只破坏了不到十里。“他们是真的撑不住了。”林远看着俘虏们干裂的嘴唇,让人给他们送去玉米饼和水,“打了这么久,谁都耗不起。”

新明区的调度中心里,电报机传来捷报:铁山堡的备用轨道已经铺通,铜溪屯的铜矿开始正常转运,新港的渔政炮艇也击退了西班牙舰队最后的袭扰。林远在地图上把联军的势力范围圈得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利马港和里约热内卢周边的区域。他提笔写下《红河谷大捷奏》,末尾加了一句:“南美拓殖,非恃武力,实赖民心与工技。铁轨不断,矿脉不绝,则根基永固。”

夕阳为红河谷的铜矿染上一层赤金色,冶炼厂的蒸汽与河谷的雾气混在一起,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林远站在高地上,望着远处延伸的铁轨,突然明白:这场持续数月的战争,从来不是为了争夺土地,而是为了证明——谁能更好地利用这片土地的馈赠,谁能更公平地分享资源,谁就能在这片土地上站到最后。

入夜,红河谷的矿洞亮起灯火,与远处殖民点的蒸汽灯连成一片。林远知道,联军不会就此罢休,但经此一役,他们再想撼动新明区的根基,已经难了。那些埋在地下的矿脉、铺在地上的铁轨、流淌在血管里的勇气,早已将大明与南美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了一起。而这场雨幕中的鏖战,不过是这片土地上,又一段关于坚守与成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