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217章 山神庙的烟火与祈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山神庙的烟火与祈愿

越往南走,山路越发崎岖。连日的阴雨让泥土变得湿滑,藤蔓在岩石间缠绕,像无数双拉扯的手。少年拄着根粗树枝探路,脚下一滑,差点摔进旁边的山涧,亏得苏晚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的背包。

“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少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裤脚已经沾满了泥点,“再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咱们都要变成落汤鸡了。”

云姑抬头望了望,指着前方山腰处:“那里好像有座庙,去看看能不能歇脚。”

走近了才看清,是座破败的山神庙,屋顶的瓦片碎了大半,露出里面的椽子,庙门歪斜地挂在合页上,门楣上“山神庙”三个字被雨水冲刷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庙里积着厚厚的灰尘,神像的半边脸已经塌了,露出里面的泥胎,供桌上却摆着几个没发霉的野果,像是刚有人来过。

“还有人来烧香?”少年惊讶地踢开脚边的碎石,“这庙都破成这样了。”

苏晚用断刀挑开供桌下的草堆,发现里面藏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件缝补过的旧衣裳,还有半袋糙米。“应该是山里的猎户或者采药人留下的,用来应急。”

云姑找了些干燥的柴火,堆在神像前的空地上,又从背包里翻出火石,“咔嚓”几声,火苗就舔上了柴草,发出“噼啪”的声响,很快驱散了庙里的寒意。三人围坐在火堆旁烤衣服,雪球蜷在苏晚怀里,抖着湿漉漉的绒毛,引得大家发笑。

雨越下越大,山风穿过庙门的破洞,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哭。少年往火堆里添了根柴,忽然说:“你们说,这山神真的存在吗?要是存在,怎么不保佑咱们别淋雨?”

云姑笑着摇头:“山神保不保佑,不在于庙破不破。你看供桌上的野果,多新鲜,说明总有人惦记着它,它就不算被忘了。”

正说着,庙门外传来“吱呀”一声,一个穿蓑衣的汉子探进头来,看见他们,愣了愣:“也是来躲雨的?”

汉子是附近的采药人,姓赵,今天上山采天麻,没想到遇上大雨,只好来庙里避避。他解下背上的药篓,里面装着些新鲜的草药,还带着泥土的湿气。“这庙虽说破,却是这一带最好的避雨处。夏天山洪下来时,不少人在这儿躲过难。”

赵大哥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个菜团子,递给他们:“刚从家里带的,还热乎,垫垫肚子。”

菜团子是玉米面做的,里面掺着野菜,吃起来有点涩,却很顶饿。苏晚拿出柳嫂子给的靛蓝布,撕成几块递给大家擦手,赵大哥看着布上的云纹,啧啧称奇:“这染活真地道,比镇上布庄卖的还好。”

他告诉他们,山脚下的村子叫赵家坳,村里人靠山吃山,男人大多是猎户或采药人,女人则在家种些玉米和土豆。“前几年山里闹过熊瞎子,伤了好几个人,后来不知怎么的,熊瞎子就没再出现过,大家都说,是山神显灵了。”

少年好奇地问:“那你们常来烧香?”

“可不是嘛,”赵大哥往火堆里添了根柴,“进山前都来拜拜,求个平安。供品也不金贵,几个野果,一把新采的草药,山神不嫌弃。”他指着供桌上的野果,“那是昨天二柱放的,他今天去采灵芝,特意来求山神保佑。”

雨渐渐小了,天边透出点微光。赵大哥站起来收拾药篓:“我得趁雨停下山,晚了路更难走。你们要是不急着走,跟我回村歇歇脚,我家婆娘做的玉米糊糊可香了。”

苏晚看了看外面泥泞的山路,点头道:“好啊,正好借您家的地方把衣服晾干。”

赵家坳坐落在山脚下,几十户人家的土坯房依山而建,屋顶上还冒着袅袅炊烟。赵大哥的婆娘是个爽朗的妇人,见他们来了,赶紧烧了锅热水,又端出一碟腌辣椒:“快暖暖身子,山里的水凉。”

他们在赵家住了两天,帮着修补漏雨的屋顶,又跟着赵大哥去山里采草药。少年学得快,很快就认得了天麻和灵芝,还采到一株形状像小人的何首乌,乐得他逢人就炫耀。

离开前,赵大哥非要塞给他们一袋天麻:“这东西能补气血,你们赶路辛苦,带着泡水喝。”他又带着他们去山神庙拜拜,“虽说庙破,心意得到。”

苏晚在供桌上放了两个刚买的白面馒头,少年则把那株何首乌放在神像前:“山神爷爷,这个给你补补。”云姑从药篓里拿出些草药,摆在供桌的角落,像是给山神添了份新的“药方”。

下山的路上,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山神庙的屋顶上,碎瓦片反射出细碎的光。少年回头望了望,忽然说:“我现在觉得,山神可能真的存在。”

“哦?”苏晚挑眉。

“不是庙里的泥像,”少年指着山间的雾气,“是那些惦记着它的人,是来烧香的二柱,是送草药的赵大哥,是咱们放的馒头。大家心里想着‘平安’,这念想聚在一起,就成了山神。”

云姑笑着点头:“你说得对。所谓神灵,不过是人心底的期盼。守界者守的,不就是这些期盼吗?让惦记山神的人能平安采药,让求平安的人能如愿回家。”

苏晚望着远处的赵家坳,炊烟在阳光下像条白色的带子,温柔地缠绕着村庄。她忽然明白,山神庙的烟火,从来不是给泥像看的,是给那些走山路的人看的——看见那缕烟,就知道前面有个能歇脚的地方,心里就踏实了。

就像他们这些守界者,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也像这庙前的烟火,或许微弱,却能让那些需要的人,心里多一份安稳。

前路的山路依旧崎岖,但苏晚的脚步却格外轻快。因为她知道,自己和身边的人,也正在成为别人心里的“山神”,用一个个平凡的瞬间,聚起守护的力量,温暖着每一段需要照亮的旅程。雪球从她怀里探出头,对着山神庙的方向叫了两声,像是在和那缕看不见的烟火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