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58章 立春的柴胡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立春这天,东风送暖,葆仁堂后院的冻土开始松动,墙角的草芽顶破泥土,冒出点点新绿。陈砚之正在修剪药圃的枯枝,剪刀剪断枝桠的脆响里,混着巷子里孩子们放鞭炮的噼啪声,满是新生的热闹。

“砚之,前院有位先生等着,说是心口堵得慌。”爷爷的声音从月亮门传来,手里提着只刚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红灯笼,要挂在堂屋门口。

陈砚之擦了擦手,快步走到诊室。患者是位四十多岁的教书先生,穿着件藏青色棉袍,眉头拧成个疙瘩,右手按着胸口,长吁短叹:“陈医生,我这心里像堵着块石头,闷得喘不上气,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饭也吃不下,都快半个月了。”

先生的妻子说:“年前学校评职称,他没评上,回来就一直闷闷不乐,除夕那天还跟孩子发了顿火,之后就成了这样,看了西医,说是神经衰弱,开了药也没管用。”

陈砚之让先生坐下,搭脉时发现脉象弦紧,像根绷紧的琴弦。再看舌苔,薄白微腻,舌尖有些发红。他想起《黄帝内经》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先生这是典型的“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立春时节,肝气本应疏泄条达,却因情志不舒而郁结,导致胸闷、失眠。

他忽然记起《伤寒论》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主之”,虽不完全对症,但小柴胡汤疏肝解郁、调和少阳的思路,正可借鉴。

陈砚之走到药柜前,提笔思忖。疏肝解郁,柴胡是要药,能条达肝气,但需配伍其他药材,防止疏肝太过而耗气。他写下: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壳8克、炙甘草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当归8克、合欢花6克、远志6克。

这方子里,柴胡配枳壳,一升一降,疏肝理气;白芍配当归,养血柔肝,防止柴胡辛散伤阴;茯苓、白术健脾,因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合欢花、远志安神解郁,针对失眠。

爷爷这时走进来,听先生说了症状,又看了看药方,对陈砚之说:“他说心口堵,是气滞偏重,可加3克木香,行气止痛,效果更快些。另外,他眉头紧锁,是有郁热,加5克栀子,清热除烦,别让郁气化成火。”

陈砚之点头,立刻添上“木香3克”“栀子5克”。木香辛温,能行气止痛,让郁结的气机更快舒展;栀子苦寒,能清泻郁热,两者配合,一温一凉,既增强疗效,又相互制约。

“立春养肝,”爷爷对先生说,“您这病,不全是药的事,得自己放宽心。天气暖和了,多出去走走,跟朋友下下棋,别总闷在心里。”

先生叹了口气:“道理我都懂,就是忍不住想。”

“想不通的时候,就看看窗外的草芽,”陈砚之说,“再硬的土,它都能钻出来,事总有解决的办法。”

先生的妻子拿着药方去抓药,临走时说:“谢谢您,陈医生,希望这药能让他想开点。”

下午,东巷的王婆婆来复诊,她之前因为“老寒腿”喝了陈砚之开的附子汤,现在已经能自己走路了。“砚之啊,你这药真管用,我现在不光腿不疼了,连手脚都暖和了,昨天还帮着儿媳妇包饺子呢。”王婆婆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

陈砚之为她搭脉,脉象比之前有力了些,舌苔也没那么白腻了。“您这是阳气慢慢恢复了,再喝三剂药巩固巩固,开春就能停药了。”他又开了个温和些的方子,减少了附子的用量,加了些黄芪补气。

王婆婆走后,西巷的李嫂子抱着孩子来道谢,孩子脸上笑开了花,再也不是前几天哭闹的样子。“您开的消食粉太管用了,孩子现在吃饭香得很,昨天还自己吃了个馒头呢。”李嫂子把一小袋糖糕放在桌上,“自家做的,您尝尝。”

陈砚之推辞不过,收下糖糕,又叮嘱:“孩子刚好转,别一下子吃太多油腻的,慢慢加。”

傍晚,巷子里的鞭炮声渐渐稀疏,夕阳把药圃的草芽染成了金色。陈砚之坐在诊室里,翻看这几天的诊记录,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爷爷走过来,拿起他给教书先生开的药方:“这方子开得不错,兼顾了疏肝、健脾、安神,还加了栀子清郁热,考虑得很周全。”

“还是爷爷提醒得及时,”陈砚之说,“我一开始没想到加木香和栀子。”

“医道就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爷爷拍了拍他的肩,“你现在不仅能看好病,还能劝人宽心,这才是‘医者仁心’的全意思。药能治病,话能暖心,两者都重要。”

陈砚之拿出笔记本,写道:“立春,用柴胡疏肝解郁。《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化裁,《黄帝内经》的‘肝主疏泄’,都在说‘气顺则百病消’。柴胡像把小钥匙,能打开郁结的肝气,再配上安神的合欢花,健脾的白术,就像给心里的石头搭了个台阶,让它慢慢滚下去。大家的感谢,比春风还暖,让我知道,治病不只是开药方,更是陪人走过难捱的日子。”

窗外的红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晃,映得药柜上的药材都泛着温柔的光。陈砚之看着那些熟悉的药名——柴胡、白芍、附子、黄芪……忽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药材,而是带着温度的伙伴,陪着他一起,在这初春的生机里,守护着巷子里的每一个寻常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