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92章 霜降日的膝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霜降这天,风裹着碎雪子敲窗,葆仁堂的铜炉里烧着陈皮与艾叶,烟气慢悠悠缠在药柜角上。林薇正用桑皮纸包着刚炒好的杜仲,门帘“哗啦”被掀开,一个穿厚棉袄的老爷子拄着双拐挪进来,每动一下,膝盖就发出“咯吱”的摩擦声,像生锈的合页。

“陈大夫,林大夫,快救救我这老腿哟!”老爷子把拐往地上一顿,额上渗着汗,“昨儿降温,膝盖疼得钻心,夜里蜷着睡,早上愣是没爬起来,还是邻居搭把手才挪到这儿的。”

陈砚之放下手里的《本草备要》,示意老爷子坐下,伸手握住他的膝盖。隔着棉裤都能摸到关节处的僵硬,轻轻一按,老爷子“哎哟”一声直咧嘴。“先看看舌苔。”陈砚之轻声说。

老爷子张嘴,舌面胖大,边缘泛着齿痕,苔白腻得像抹了层浆糊。“伸舌头时费劲不?”陈砚之又问。“费劲!像粘在上颚上似的。”老爷子喘着气答。

林薇已经烧好了艾草水,用棉布蘸着往老爷子膝盖上敷,温热的水汽腾起来,老爷子舒服得直眯眼。“这膝盖肿了大半年吧?”林薇边敷边问,“天阴下雨前是不是先酸沉,见了风更厉害?”

“可不是嘛!”老爷子拍着大腿,“前儿还能慢慢走,就昨儿那阵冷风,钻骨头缝里疼,现在弯都弯不了,上台阶跟登天似的!”

陈砚之指尖搭在老爷子腕脉上,沉吟道:“脉沉缓,舌胖苔腻,膝盖肿而不红,遇寒加重,这是寒湿痹阻证。湿气重就肿,寒气盛就痛,俩邪凑一块儿,把关节缝堵得死死的。”

林薇已经取来艾灸盒,垫上姜片往老爷子膝盖上放:“我先用隔姜灸温通经络,姜片能驱寒,艾草能祛湿,双管齐下。您忍忍,刚开始会有点烫。”

“烫点怕啥,只要能止疼!”老爷子梗着脖子说。

陈砚之翻开药方本,笔尖在纸上沙沙走:“我给您开个方子,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克,专门祛下焦寒湿,治腰膝疼痛最拿手;桑寄生12克,既补肝肾又强筋骨,您这老腿得补着治;秦艽10克,能祛风胜湿,还能清点儿虚热,免得湿郁久了化热;防风10克,把体表的风邪挡回去;细辛3克,这味药劲儿烈,能钻到骨头缝里散寒,但不能多放,不然伤正气;再加上杜仲15克、牛膝15克,都是壮腰膝的,牛膝还能引药下行,让药效全奔着膝盖去。”

“要不要加苍术?”林薇往艾灸盒里添着艾绒,“他舌苔腻成这样,苍术燥湿的劲儿比白术猛。”

“加10克苍术,”陈砚之点头,“再配10克茯苓,燥湿加利湿,双管齐下。甘草6克调和诸药,生姜3片、大枣3枚当药引,顾着点脾胃。”他把方子递过去,“这药得煎40分钟,头煎二煎混一块儿,分早晚两次温服,喝的时候加一勺黄酒,借酒力把药效送得更快。”

老爷子眯眼瞅着方子:“这药苦不苦?我这辈子最怕喝苦药!”

“良药苦口嘛,”林薇笑着拧干热敷的棉布,“不过您放心,陈大夫的方子虽苦,但见效快。我再教您个外治法,回去用花椒50克、艾叶50克、生姜30克煮水,放温了泡膝盖,每次20分钟,泡完赶紧擦干裹上护膝,别让凉气再钻进去。”

“护膝我有!”老爷子急忙说,“就是前阵子嫌热,扔柜子里了。”

“现在可得天天戴着,”陈砚之叮嘱,“不光护膝,袜子也得穿厚点,别露脚踝。饮食上别碰生冷,尤其是冰镇啤酒,您这膝盖可经不起那折腾。”

正说着,老爷子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啥?炖了羊肉汤?别放萝卜!”老爷子对着电话喊,“陈大夫说我湿气重,萝卜顺气但泄气,等我回去嘱咐你放生姜、桂皮,驱寒的!”挂了电话,他不好意思地笑,“儿子孝顺,知道我腿疼,专门炖汤。”

林薇调着艾灸的温度:“羊肉本身就是温性的,加生姜、桂皮正合适,比吃那些生冷水果强多了。对了,您这膝盖别蹲别跪,捡东西就弯腰,别使劲蜷腿,免得磨损加重。”

陈砚之补充道:“要是疼得厉害,就按揉阳陵泉穴,在膝盖外侧,那个小骨头尖下面,按到酸胀的地方就是,每天按两次,每次三分钟,能缓解疼痛。”他边说边在自己膝盖外侧比划,“就这儿,找准了吗?”

老爷子跟着按,果然“哎哟”一声:“就是这儿酸!”

“找准就好。”陈砚之把药包好,“这药先抓7副,每天一副,喝完来复诊,到时候根据情况调方子。您这是老毛病,得慢慢调,别急着停药。”

林薇已经把艾灸盒收了,老爷子试着活动膝盖,惊喜道:“哎?真轻省点了!不那么僵了!”

“这才刚见效呢,”林薇帮他把护膝戴好,“回去按时用药,过阵子保管您能自己上台阶。”

老爷子拄着拐站起来,步子确实稳了些,连声道谢:“真是遇上活菩萨了!等我好了,让儿子给你们送面锦旗,就写‘妙手回春’!”

“锦旗就不用啦,”陈砚之笑着摆手,“您老早日康复,能自己遛弯买菜,比啥都强。慢走啊,路上滑,让儿子来接您不?”

“不用不用,这点路算啥!”老爷子摆摆手,脚步虽慢,却扎实多了,拐棍敲在地上的声音都透着股轻快劲儿。

林薇望着他的背影笑:“看来这隔姜灸效果真不错,刚进门时那费劲样,现在居然能自己走了。”

陈砚之收拾着药方纸:“主要是辨证对了路数,寒湿痹阻就得温化寒湿、补肝肾,再加上你的外治辅助,才能立竿见影。霜降后天冷,这类膝痹病人该多起来了,独活、桑寄生得备足货,免得临时抓瞎。”

“嗯,我等下就给药材行打电话,”林薇往铜炉里添了块陈皮,“再备点艾叶和生姜,外治的耗材也得跟上。对了,刚才老爷子说羊肉汤,咱们中午也炖点吧?加当归、生姜,驱驱寒。”

“好啊,”陈砚之笑着点头,“再放把枸杞,补补气血。忙完这阵就去买肉,今儿这霜降天,喝碗热汤才舒坦。”

铜炉里的烟气更浓了,混着艾草和陈皮的香,把窗外的风雪气挡在门外。药柜上的标签在暖光里泛着柔和的光,独活、寄生、牛膝……每一味药都像在等着派上用场,护着这秋冬里的老老少少,把疼痛都挡在葆仁堂的门外面。